上,巴雷西用頭撞破了克林斯曼的眉骨,而克林斯曼在下一次交手時,卻撞斷了巴雷西的肩胛骨。。。。。。”茜茜的描述,請起來有點血腥,但她隨即卻話鋒一轉,“不過,這場比賽,他們兩人的表現,都不會為了個人恩怨而戰。。。。。。。”

茜茜耐心“教導”著朱球的同時,球場之上,下半場的較量的緊張激烈程度,正絲毫不見的持續著。

皮球再次傳遞到拜仁的前場——中場巴斯勒一計精準的直長傳,皮球恰到好處的落到了克林斯曼的腳下,而後者,在可以選擇前進路線的情況下,毫不猶豫的再次選擇了奔向巴雷西防守區域。

拿球不是克林斯曼的專長,不需要向前帶幾步,就有機會形成單刀的皮球,這一回似乎不太聽話——克林斯曼向前趟出的一步有點大,這給了側後方趕來封堵位置的巴雷西機會。

五米!

三米!

克林斯曼和巴雷西的速度都不快,在皮球距離巴雷西還有三米左右距離時,這位米蘭的老隊長,終於亮出了最後的“殺招”!

一計犀利的滑鏟,身體貼著草皮疾速而去——人過球不過,動作乾淨利落,不留給進攻的對手任何機會!

這是巴雷西並不常使用的“絕技”之一——畢竟再優秀的防守球員,也有動作走形或是判斷失誤的時候,一旦那樣的“機率”出現,則意味著直接被對方突破最後一道防守,或是尷尬的交給對方一粒點球。

然而,這樣的“絕技”一旦成功,也必將對對手的精神與意志,造成嚴重的打擊。94年美國世界盃上,打著封閉出場的巴雷西,就是用這樣的“絕技”,打擊的此前一直囂張得不可一世的獨狼羅馬里奧,徹底的沒了脾氣。

難道這場比賽,巴雷西也在用這樣的方式,瓦解著克林斯曼、瓦解著整部德國戰車的戰鬥意志?

朱球的疑惑,在皮球再次進入死球狀態時,由茜茜得以解答:

“弗朗戈(巴雷西)和克林斯曼,都不是那種不分輕重的球員,他們不會真的把個人‘恩怨’帶到這樣重要的比賽中,這樣的想法不過是某些記者的一廂情願罷了。。。。。。。球場之上,他們都是那種極聰明的球員,都選擇了可以最有效的瓦解對手戰鬥意志的手段!”

瓦解對手戰鬥意志,這話說得有理啊!茜茜聰明,朱大老闆也不是笨人不是:

“你的意思我明白,對拜仁而言,打敗了巴雷西,就形同打敗了整個米蘭。。。。。。。。而對巴雷西而言,只要幹掉了最拼命的那個克林斯曼,相信整個拜仁的精神狀態上,都不會好受吧!”

“也許他們還可以指望一下馬特烏斯。。。。。。。只是可惜了,兩家德國馬車如果同時在上半場爆發的話。。。。。。。”

“呃,不是吧茜茜,你怎麼幫著拜仁說話呀?”

“我只是希望,我們即將獲得的聯盟杯冠軍,份量更足一些,那樣一個歷史性的時刻,才會長時間的不被遺忘。。。。。。”

ps:剛剛章節傳錯了,已經修改過來,內容沒變化過來的朋友,清空一下ie快取就可以了。。。。

第3卷第372章 米蘭城,您準備好了嗎

第3卷第372章米蘭城,您準備好了嗎

這是怎樣的一個歷史性時刻呢?隨著比賽時間的推移,冠軍的腳步越來越近了!

為了保持場上球員充足的體能,下半場米蘭主帥普拉蒂尼,先後派上了博班、奧維馬斯和菲利普*英扎吉,繼續以攻制攻的衝擊著主隊拜仁的防線。

博班替換下了上半場拼得很兇的多納多尼,後者畢竟已經三十多歲了,雖然競技狀態一灘出色,但曾經那位可以滿場飛奔、甚至是拼掉幾顆門牙嚥進肚裡卻渾然不覺的“虎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