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小黃鼬剛開始不認識字,為了看懂這兩塊碑特意去偷學,用了十年的功夫,才把碑文完全看懂。
在常人看來,用十年才識字有些不可思議。但那時它是一隻尚不能變化人形的小妖,世間又沒有專門教它讀書的學校,它是聽人之言、學人之語,到鄉村小學的房樑上偷觀講解,每天還要藏匿身形修煉,本身尚在懵懂之中,碑上刻的又是沒斷句的古文,所以斷斷續續用了這麼久。
“大明忠烈祠記”的內容講的是立祠緣起,它是為了祭奠在抗擊倭寇中為國捐軀的將士以及民勇。至於“海神廟碑記”很奇特,它並沒有砌在寺廟的山牆下,刻成之後就和原先的忠烈祠碑一起深埋地下,上面記錄了為何要將忠烈祠改建成海神廟。
這與一段歷史有關,就是清兵入關、攻佔江南。這裡是大明英烈祠,到了明末清初,此地一度被鄭成功所部佔據,這座祠堂又添了“漢室孤忠”的匾額,有了特別的含義。等到清廷佔領這一帶設定州府,這座祠堂肯定是要被拆毀的,當地民眾特意將之保護了下來,以示不忘抗倭戰鬥中保家衛國的英烈。
當時用的是偷樑換柱之法,將忠烈祠改成海神廟,既可掩人耳目,另一方面民間也傳說有一位朱三太子出家為僧。此地百姓出海時都要到海神廟來焚香祈福,其實人們心目中保佑平安的不是那所謂的海神,而是擊退擄掠沿海倭寇的先烈,這是一種精神上的象徵。
改祠為廟的時候,有人刻了一塊碑,說明了這麼做的原因。這樣的碑是當然不能公然放在明處,而是和原先的忠烈祠碑一起埋在廟後地底深處。碑文上說的也很清楚,期待此碑、此祠將來能重見天日,不要埋沒先烈的浩然英魂。(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346、芳草蔓,天涯明月何年歸
但此事不見公開的記錄,廟宇代代相傳,這一段隱秘漸漸深埋地底。百年之後,當地的民眾只知這座海神廟,而大多不知當年的英烈祠了,出海前來此向海神祈福已成為一種風俗,卻不知這風俗的由來。廟裡供的“海神”是南海觀音,它在當地又被稱為觀音閣。
及至清末、西風東漸,有西洋傳教士來到這一帶活動,聚集信眾發展教徒,拆除了海神廟建了一座教堂。這個過程伴隨著血腥,因為當地也有很多不信教的鄉民不願意,畢竟出海之前來到這裡祈福已是二百多年的風俗。信眾和阻攔者之間發生了衝突,發生過好幾次大規模的械鬥、死了不少人,但最終海神廟被推倒,教堂還是建了起來。
待到新中國成立時,教堂被廢棄,當地老百姓拆了磚頭拿回家壘豬圈了,但地基還留著。這裡又成了一片荒坡,雨水從高坡上衝刷浮土掩蓋,浮土上又長滿了草木。
小黃鼬的思維方式和一般人不一樣,它既然找到了這片遺蹟、印證了這裡曾經真的有廟,當然也認為有一隻黃鼬神龍曾在此修煉,於是又去尋找廟宇後那神龍的洞府。如果找不到也就罷了,偏偏它找到了,便對傳說再無任何懷疑!
在那廟後的高坡下,古時或許真有山洞,但洞口早已坍塌被深埋,地底深處卻有一個房子大小的地方,一進去便知是古時留下的修行洞府。洞府石壁上並無任何文字圖片,但非常適合吐納修煉,小黃鼬就在這裡住了下來,將之視為自己的道場,常年匿伏不出、潛心修煉。
也就是在這個過程中,它全身的毛髮漸漸變成了暗金色,也擁有了更奇特的天賦神通。小黃鼬不知道自己是變異金線鼠,只認為是在這裡修煉的緣故。其實它也想過,那傳說可能並不是指一隻黃鼬修成了神龍。而是這洞府中的前輩可以變化各種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