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佛教從東漢明帝時傳入,經三國時的大譯經之後,佛,法,僧三寶具備而逐步壯大以來,儒,釋,道之間的慘烈鬥爭就始終沒停止過,王朝史上的三次**難,有兩次都發生在不久前的魏晉六朝時期,這兩次法難被殺僧人不下百萬,被逼還俗者更是多達近三百萬人,無數佛寺被毀,而推動這兩次法難的,一是儒家,一為道門。鄭氏作為儒門四大世家之一,對於佛門的排斥自不待言,這次若非有唐離居中斡旋,別說建寺,悟名敢上觀察使府沒準兒就要被亂棒打出,更別說要錢了。
其實這事兒悟名也知道,此次唐離能把這些名額要給他法相宗一家,就足以讓他欣喜若狂了,剛才說要錢的話也是帶著六分玩笑的意思。
當下也不再說這個話題,悟名正色起身合十一禮道:“居士大恩,本宗永不敢忘。”
“這還差不多。”唐離揮揮手,不知怎麼的,他現在一見了這和尚就難得有個正經模樣,當下沒正形兒的揮揮手道:“說吧,找我還有什麼事兒?“”貧僧中午安頓之後,卻聽說晉陽涼清寺出了一件大大玷汙我佛之事,“悟名似乎是在講故事一般緩緩道:”涼清寺淫僧膽大包天,竟敢暗掘地道通往經堂靜室,夜間肆意淫辱女信眾,如此肆意褻瀆我佛,實為本門敗類。“”賊和尚,真是敗類,“唐離聞言,也是一拍身邊的案几怒道。
聽到”賊和尚“三字,悟名沒好氣的瞅了唐離一眼,卻沒在上面糾纏,見觀察使大人似乎還沒明白自己的意思,這美和尚又含蓄的提醒了一句道:”涼清寺乃是隸屬淨土宗門,貧僧剛才聽說居士要在三日後前往道學?“
聽悟名沒頭沒腦的來了這麼兩句,唐離愣了片刻,醒悟過後好指著悟名道:”好狠的和尚!
第一百八十四章 血戰
兩河乃是世家舊族聚集之地,相對於其它地方而言,自然也就是反佛勢力最為集中的所在,悟名的意思分明是想借用河東強大的儒門世家影響力,以此來打擊在北地一家獨大的淨土宗,進而為剛剛落地的法相宗爭取更為寬鬆的生存環境及發展空間。
意識到悟名要拿自己當槍使,唐離心下自然不爽,只是他與法相宗關係密切,與這美和尚交情也算不錯,許多話就不便說的那麼直接。當下笑著婉轉道:“當年我赴京應試時,途中曾夜宿一山寺,那寺中長老雖然並無大名,但佛法著實精深,其間我曾向長老請教佛法及人生進退之道,長老卻不曾妙解佛經,而是走時送了一首偈子予我,和尚想聽嗎?”
“願聞大德妙音。”說話之間,悟名已起身合十誦了一句佛號。
“手把青秧插野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後退須知是向前。”朗聲將這首佛偈誦完,唐離才若有所指續道:”【金剛經】中有言:‘人生如夢幻泡影,如霧露閃電,’和尚你佛法精湛,這‘六如’之說必定是慣熟能詳的了。又譬如‘貪、嗔、痴’三大戒,自然更無需我多言。“
明明話意未盡,唐離卻是住口不再多說,可謂不盡之意,盡在言外。”六根清淨方為道,後退需知是向前。〃悟名聰慧焉能不明白他的意思,只見這美和尚再輕吟了這兩句佛偈,沉吟良久後才面向唐離微微一笑道:“大德妙言,發人深省。然則貧僧卻也記得地藏王菩薩舊事,‘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這何嘗不是一個‘痴’字兒,我佛為世人脫離苦海而以無上願力創十萬八千法門。絕不留一個虔信之人,若使我法相經義能傳佈四海,貧僧便入十八層阿鼻地獄也是心甘!”和尚一口氣說到這裡,復又雙手合十於胸前,口中輕誦佛號道:“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阿彌陀佛!”當此之時,悟名和尚看來還真是寶相莊嚴。
事已至此,唐離知道勸也無益,一時之間屋中竟有幾分冷場。
“貧僧也是剛到河東,居士為何不問問小僧何以這麼快就得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