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肉,格爾騰領官方對這類產品有補貼,所以領民們可以用比較低的價格買到他們。加上官方不斷宣傳“有充足的營養才有健康的身體”之類,老百姓們也願意在這方面花錢。

最終的結果,就是格爾騰領的新一代領民們的確又高又壯,看起來不像是金幣聯邦的人,倒像是北方冰原上的蠻子一般。

他們一個個人高馬大,說話做事卻斯文有禮,這種奇妙的組合充滿了喜劇感,隋雄看著笑著,樂不可支。

第一百三十七章

格爾騰領自然是第一波執行“平民取姓”的地方。就在西北共和國宣佈這條政策之後的第二天,格爾騰領也宣佈了同樣的政策,不過和西北共和國相比,格爾騰領的做法稍有分別——只有至少在這裡定居了超過一代人的領民,才可以享受這個福利,就算是定居的冒險者都不行。

這是因為格爾騰領並不需要更多的人才,這處領地目前安定平和,既沒有進一步擴大生產的打算,也沒有對外擴張的意願。憑藉以知識之神教會為核心的官吏群體,已經足夠統治地方,而且還能統治得很好。

知識之神教會成員的識字率很高,聖職者們就不用說了,比較核心的信徒也全都是讀書識字的。不僅如此,他們還將教書育人視為向神祇表達虔誠的最好方式,只要是有錢有閒的,都熱衷於當義工去教書。所以就領民的識字率而言,格爾騰領在整個主位面是最高的,甚至超過虛空城。

根據前些年的統計,格爾騰領差不多已經完全消除了文盲,就算田裡的農夫,也能認識百來個字詞,能夠看懂簡單的佈告,也能書寫自己的名字。

這水平簡直已經超過了地球上不少發展中國家,有這樣深厚的底蘊,區區一點政務,又算得了什麼呢?

格爾騰領的居民們也很為他們的教育水平而自豪,走在街頭,時常可以看到有人趁著些許閒暇,拿出一本書來閱讀。儘管他們讀的不是退休冒險者撰寫的遊記,就是吟遊詩人編寫的小說,但不管怎麼說,能讀書就是好事。

讀書使人睿智,讀書使人明理,讀書使人聰慧,讀書使人高尚……在知識之神的教義裡面,讀書簡直就是世界上最好的事情,隋雄當初看這教義的時候,總覺得有點“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顏如玉……”的味道。

不管書裡面究竟有沒有這麼多好處,格爾騰領的人們的確是透過讀書大大提升了智慧和修養。所以儘管他們一個個人高馬大,宛若北方冰原上遷徙過來的蠻子,但實際上卻全都是知書達理的文明人——從好的角度來說,跟他們交涉的時候,不用擔心挨醋缽大的拳頭;從壞的角度來說,想要忽悠他們,難度係數至少也是大師級。

絕大多數商人並不打算跟格爾騰領的人們較量自己的忽悠能力,他們之間的討價還價一般都圍繞著比較實在的問題,比方說質量、成本、利潤等等,時不時還會有人拿起一塊石板,用炭筆在上面寫寫算算,用實際的資料來說明問題。

這種商業氣氛也只能在這裡看到,離開了這裡,到大陸上任何一個城市裡面都休想看到。

畢竟……格爾騰領的商人們,跑去別的地方,幾乎每一個人都有資格當學者。

事實上隋雄可以清楚地看出來,格爾騰領幾乎每一個成年人都有一兩級的學者等級,這地方簡直可以說是“文化之都”。

隋雄浮在空中,笑著欣賞文化之都的景象,時不時點點頭,甚為讚許。

“陛下,這格爾騰領建設得還不錯吧。”他身邊空氣微微波動,同樣隱身的沃尓出現在了旁邊,笑呵呵地說,“每當我看到這裡的景象,就覺得很自豪。我這一生沒有做成什麼大事,但只要有這一樁,這一輩子也就值得了。”

“你這話忒不吉利!作為一位永生不朽的神祇,你這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