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來就不靈了。”青兒也沒再追究,今晚她已經心滿意足了。

立春祭農,大抵就是村裡人聚在一起,祭奠土地神,祈求豐收,完了以後一起吃吃喝喝,很像春天裡踏春野炊,青兒嚴肅不起來,只是覺得好玩。一年之計在於春,祭完農村子裡開始忙碌起來。

青兒一家把附近平整的地方都整理了出來,總共有兩畝薄地。青兒強烈建議,這兩畝地大部分種姜,剩下的種小菜。惠娘見青兒備了很多姜種,知道她已經打定了主意,無奈的同意了。李貴聽青兒說要種賺錢的作物,十分支援,並幫著下了種。村子裡除了原住民有些肥田,其他人只有幾畝薄田,或者只有些薄地。古代田地收成又低,交完稅,就所剩無幾了,青兒李貴家情況更糟,他們連薄地都沒有多少,個個心裡都有些著急。

村裡有些農戶為了生計會佃些地田地來種,靠近集市有大片大片的田地都是佃租出去的,大戶人家的莊園都是佃給佃農租種的。也有人會去城裡做些小工,給家裡增加些收入。李貴開年就開始琢磨這些個問題,但是兩家人就他一個壯漢,實在離不得他,青兒想起鄉村裡多養些牲畜也可以增加收入,於是建議李貴養些雞鴨,剛好住的離小河近,放養雞鴨最好。結果兩家人一合計,李貴家養鴨,青兒家養雞。

李貴決定養雞鴨以後,急急忙忙用木頭搭了兩個棚,接著又趁趕集日,買了30只雞苗、30只鴨苗回來,聽說小集市上的小雞小鴨都被他一個人買回來了。還好小雞小鴨不是很貴,只要五文一隻,但是小東西比較脆弱,村裡人養得也比較少,兩家人一直小心翼翼的伺候著。

雞棚鴨棚建挨著的,青兒每次都用空間裡的水喂小雞,順便把小鴨子們的飲用水也包了。青兒心裡隱隱明白空間裡的水可以提高免疫力,瞧她們一家子自從喝空間裡的水以後,就從來沒生過病,連體弱的果兒也是身體日漸健壯,有時候惠娘還感嘆,但是她也沒在意,畢竟孩子身體變好了是件好事。所以青兒放心大膽的給小雞小鴨喝,對人體有益的,應該對小畜生們也沒什麼害處吧,她是這樣想的。

小雞小鴨一多,長久下來吃食就成了問題。這天李貴跑到青兒家來,嚷嚷:“二嬸,有這麼一段時間了,小雞小鴨怎麼不怎麼長啊?吃的也不多,是不是因為只有青草的緣故啊?”

青兒這才想起,她光顧著胡思亂想,沒留意到這些小東西沒長肉,“要不先用麥麩拌著剁碎的嫩草,菜葉餵養。”

“青兒你這敗家的,麥麩是人的口糧,哪能給小畜生糟蹋。”青兒見惠娘李貴反對得厲害,只好無奈的說:“行,咱不用麥麩。還有一個辦法,是我在一本雜書上看到的。蚯蚓和旱螺絲餵雞鴨長得特別快,要不咱們每天去撿旱螺絲和挖蚯蚓回來弄碎伴著青草餵雞鴨。”“這個辦法好,你說的蚯蚓是不是你們上次釣魚用的土龍啊?旱螺絲山裡倒是挺多的,土龍就不是那麼多了。”

“是啊,土龍二哥有空你就去挖,我不喜歡軟趴趴的東西,看到它們動,我雞皮疙瘩就起來了,上次撈魚還是小白幫忙的呢。對了,小白可以幫忙挖土龍。”小白本來靜靜的坐在一旁看書,聽見青兒的話,抬頭看了青兒一眼,沒說話,又把頭低了下去。李貴笑了笑:“沒想到青兒還怕這東西,行,沒事,交個二哥。”從此青兒巧兒又多了一項工作:割草撿旱螺絲養雞。

後來小雞小鴨生長順利,長勢也不錯,兩家人又追加了不少數量。小白從過了元宵以後又恢復了沉默,青兒忙著生計只是奇怪了一下,也沒在意。

青兒最近想起自己空間裡的大量瓜果蔬菜,不敢冒冒失失的去賣,有些發愁。她在村子周圍轉了幾圈,又跑了一趟小集市,才回家跟惠娘講:“娘,我們買些荒地種果樹吧,我覺得這個有譜。”“果子是挺好賣的,但是果樹沒幾年長不大,也就沒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