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看看。雖然城內氣氛祥和,心情也輕鬆了很多,但是站久了,就明顯感覺自己一行人人和裡面的環境格格不入。一會兒,過來一箇中年人,身著青衫,文質彬彬的說:“幾位是從城外進來的外鄉人吧?鄙人在這裡當差,負責給你們引路,請跟我來。”一陣點頭後,緊跟著那位中年人右轉,進入一條小路,小路一兩米左右寬。走了差不多兩百米左右,停在了一座閣樓前。青兒抬頭看了看,樓閣大門上方掛著一塊扁,上面寫著幾個大字,仔細辨認,寫的是繁體“弘陽外來人口臨時管理處”,青兒心裡一陣歡喜,心想:“終於不用擔心成文盲了,好歹自己在現代也是一個高階知識分子,要是在古代成了文盲,一下子真接受不了。”沒想到後來才發現自己也是個半文盲,很多繁體字一樣不認識,這是後話了。

大夥兒跟著走了進去,發現裡面有好幾個同樣穿的破破爛爛的人圍在前面。三個身著白衫的官人,正坐在各自的木桌前辦差,兩旁還立著兩個大漢在站崗。青衣人引導惠娘他們到旁邊,那位官人要求出示戶帖,只見惠娘從包袱裡掏出油布包著的長方形物體,層層開啟,裡面躺著的是穿在一起的薄薄木片,每個木片約半張A4紙大小。青兒在一旁稀奇的看著古代的戶口本。那位官人問:“進城的有幾個人?”然後打量了一下,拿出一塊木牌,在上面登好記,遞給惠娘,就喊下一位。青兒央著惠娘要看那塊木牌,惠娘倔不過她,由著她在旁邊把玩。只見巴掌寬的長方形木牌頂上刻著黑字“弘陽暫住牌”。下面是那位官人寫的:“李氏四人和德興二十四年七月九日”,德興二十四年七月九日位於最下方。李貴是分了家的,也是有戶帖的,李木爺倆沒有,應該在他家人那裡。那官人看了李木一眼也沒說什麼,只是沒發給他牌子。辦完手續,那位青衣人領著他們出了門,說:沿著這條路去城西,自己找空地安置,說完轉身向城門口方向走了。

天色已不早,青兒一行人急急忙忙向前走,再無暇觀賞周圍的景色。小路兩旁是高高低低的樓閣,也有圍起來的院子。走到支路口右轉,向西走去。往前走,兩旁的房子開始變化,樓閣變成土石結構,漸漸地也出現了土屋小院,不再美輪美奐。路上偶爾有幾個行人,穿得乾淨的都離一行人遠遠的,同樣穿得破破爛爛的也沒人互相搭話,都默默低頭趕路。這時遠處站著的兩個小孩小跑著過來,大的十一二歲牽著個小的,有五六歲,攔著前面趕路的難民,說著什麼,但是馬上被揮手驅走了。兩個孩子又跑到青兒一行人前面,討好的說:“爺爺,嬸嬸,哥哥,姐姐,你們需不需要帶路啊小子可以幫你們引路,助你們早點找到好住處。小子來這裡很久了,對這裡可熟了,只要兩個銅板就行!”。然後眼巴巴的看著一行人,李木李貴兩個一邊低頭議論後襬擺頭,那個大的孩子急了說:“我還知道木牌可以免費領吃的,在什麼地方領,怎麼領,我都知道。還有我知道哪裡有水賣,我知道很多的,你們就請我吧,好住處不多先到先得的。”青兒想了想,覺得請個嚮導很實用,再說手上還有銅板。就跟惠娘他們說:“……我們一行小孩太多,又不知道要在這裡住上多久,有個好住處安全些,方便些……。”兩個小孩高高高高興興的在前面領路,一邊興奮的給眾人解說,在那裡買水,多少錢,什麼地方什麼時候領吃的,眾人又是好一陣唏噓。一路上,才知道這兩個是兄弟倆,大的叫大壯,小的叫二壯,一家進城一個多月了。兩個穿得也是破破爛爛的,只是小臉蛋乾淨些。

一個月前進城只驗戶貼就行,不用交錢,後面難民越來越多,慢慢就開始收費了。兩個小孩領著青兒他們進入西區。西區到處是破破爛爛的土屋,稍完整的有瓦的房子裡早住滿了人,剛來的人不熟悉這裡的環境,真會一下子找不到方向。每個屋前大都閒閒的坐了好些人,不停打量著過路人。進入西區,就只是屋前的踩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