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巧方總在這裡,所以請方總過去看看,來做個斷定。”劉少明面帶笑容的說道,面上絲毫沒有因為這件事而露出一點為難之色。

方遊頓時有些了興趣,龍游拍賣總行的這幾位古玩鑑定師的底細,他可是都瞭解的一清二楚,都是古玩界有名的鑑定高手,如果是一個人的話無法斷定倒也罷了,幾個人都無法斷定,可見這個物品有多麼珍貴了,“哦,王哥他們都無法斷定的東西,倒是要去看上一看,對了,劉經理,這件物品是什麼。”

隨著拍賣行名望的提高,也有很多人拿著自己的傳家寶,來到拍賣行之中,想要進行拍賣,當然,這其中自然有無法斷定的東西,想要藉著拍賣的名義,來讓拍賣行的鑑定師鑑定一下。

對此,拍賣行倒是出臺了一些規定,總算讓那些想要混水摸魚的人,不敢再有半點動作。

拍賣行現在所拍賣的古玩一類的拍品,大部分都是由別人主動送上門來,而一部分則是在社會上進行徵集,作為精品拍賣行,每一件拍品必須達到一定條件,才能在龍游拍賣行進行拍賣,至於龍游拍賣行固定時間所舉行的慈善拍賣會,則不在其例。

除了送古玩過來拍賣之外,也有一些急等著用錢之人,聽聞龍游拍賣行的名聲,認為龍游拍賣行不會像其他古玩店一般的欺騙他們,所以便直接將古玩賣給拍賣行。

對於這些東西,拍賣行自然不會欺騙他們,只是在價格方面,會比市場價略下降一成到兩成左右,以作為龍游拍賣行的佣金。

畢竟龍游拍賣行不是龍霖基金會,是專門作慈善的,作為一個企業,在不違背良心的情況下,賺取一些利益,這是自然應該的。

聽到方遊的話,劉少明隨即說道:“那名中年人說,這是一封魯迅先生寫給別人的親筆信,而且我們拍賣行的幾位鑑定師既是認同這是真品,又有些疑慮,所以請方總過去斷定一下。”

方遊面帶驚訝,魯迅先生的信,他是必須要去一觀了,在楚老所給的一些書籍中,他自然看到過關於魯迅先生的一些物品的拍賣情況,也曾經研究過筆跡。

作為一個華夏有名的近代文人,方遊必須要對其有一定的瞭解,古玩這一行,入門很是簡單,可是要達到精通的水平,那就必須要博古通今,對古代和近現代歷史有著深刻的瞭解。

所以說,現在有名的古玩鑑定大師,都年過半百的老頭子,也只有經過了幾十年知識的沉澱,才能夠擁有一眼看出物品特徵的眼力。

方遊身為龍游拍賣行創始人,對於拍賣界的一些狀況有一定的瞭解,古代的書畫瓷器,一定是拍賣的熱點,可是近現代文人的書畫,也是隨著收藏的火熱,變得越來越珍貴,也使得許多人想要進行收藏,特別是一些著名文人,如郭沫若,魯迅,徐志摩等等,每一個人的書信以及手稿,都拍出了讓人難以想象的高價。

而上一次在龍霖基金會成立之初所舉行的慈善拍賣會上,楚老拿出的四件藏品之中最貴重的一件,便是郭沫若的書簡,其中包括一些往來書信,名信片,以及出版日記,共計二百餘頁,現場參與拍賣之人的瘋狂模樣,方遊現在還記得清清楚楚。

最後,這二百餘頁書簡,其拍賣價格達到了三千八百萬人民幣之高,創下了近現代文人書信拍賣的新高。

如果說郭沫若與魯迅先生哪一位在我們心目中的印象更深,那無疑是魯迅,義務教育的九年之中,可謂是讀著魯迅先生的文章長大的。

雖然過去了很多年,郭沫若的詩,方遊已經忘得差不多了,可是腦海中依然記得魯迅文章裡的閏土,甚至其中的一些詞句,他也沒有遺忘,項帶銀圈,手拿鋼叉,向一匹猹用力刺去。

“劉經理,那我們走吧,看一看這中年人拿來的書信,到底是真是假。”回過神來,方遊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