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計楊曦軒心裡早有名單,最後等太子選出喜歡的伴讀。

別看太子年紀小,然太子有自己的主意,楊曦軒有意培養下,太子很多事情都自己做主。

定國公府閉門謝客也阻擋不了打探的人,這次就連明家都親自登門。

楊兮兩口子嘆氣,有些人不能擋在門外,韓氏就這麼進了定國公府拜訪楊兮。

韓氏也沒繞彎子,十分直白的詢問,“我家可有希望?”

自從公爹退出朝堂後,皇上對丈夫沒多少倚重,所以丈夫沒得到過皇上的暗示。

然太子伴讀對明家很重要,公爹研究皇上多年,公爹的意思只要太子不造反,太子的地位穩如泰山。

這也是明家想爭一爭伴讀的原因,一朝天子一朝臣,明家想抓住這個機會。

楊兮攤開手,“多年交情,我也跟你說實話,我們夫妻沒問過皇上太子伴讀的人選。”

他們夫妻又不傻,明知道是麻煩還去問清楚。

楊曦軒也知道他們不想參與進來,所以也沒向他們透露過訊息,最近邀請他們入宮的旨意都沒了。

韓氏臉上一言難盡,“我真是對你們夫妻服氣了,你們是怎麼做到面對權力不動心的?”

楊兮指著自己,“因為我們是人間清醒。”

韓氏沒完成相公的任務,她嘆了口氣心裡羨慕楊兮,“我聽說向李家送禮的人能排到巷口,嘖嘖,還是李家穩坐釣魚臺。”

楊兮也聽說了,“李家態度還不夠明顯嗎?這些人一心想拉李家下水。”

韓氏低頭喝著花茶,李家入京越發的低調,喬遷宴後李家子弟從不外出,除了一些必要的應酬下衙門就回府中,韓氏想到明氏一族就頭疼,家族因為誰進京就鬧過一回。

楊兮送走韓氏,她心裡清楚日後和韓氏的友情會漸行漸遠,因韓氏為現任的明家主母,韓氏早已失去了與她交往的心態。

明明是寒冷的冬日,許多官員不適應北方的寒冷,然因為太子伴讀,官員心頭火熱不懼嚴寒四處奔波。

這日楊兮夫妻再次拿到佘家的訊息,佘玲和周子耑已經啟程北上,兩人會回惠州一趟,因為佘玲孃家要並宗,沒錯就是外來的一支佘姓併入佘玲孃家這一支。

日後兩家會成為一支佘姓,並宗的人數並不多隻有六人。

楊兮語氣肯定,“這次並宗也是試探。”

周鈺也是這麼猜想,“我倒要看看他們還有什麼手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