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德兩州學院用周家學堂的書籍教書,對於周家學堂是天大的好訊息,考入周家學堂的學生們人人自豪。

訊息傳播的很快,很快就傳遍了整個上河村。

李三公子初來上河村也沒閒著,楊兮夫妻回來的時候,他正從花縣回來的路上,今日剛回上河村就聽到了這個訊息。

李三公子對李源道:「這天徹底變了。」

李源有些不解,「如何變了?」

李三公子眼底滿是忌憚,目光看向周氏學堂的方向,手裡的馬鞭指著學堂的位置,「你看到了什麼?」

李源眨了眨眼睛,語氣有些遲疑,「周氏學堂的建築不錯。」

李三公子呵呵兩聲,「我卻看到了科舉的變革。」

李源嚇了一跳,「怎麼可能?科舉怎麼能變?」

李三公子哼了一聲,「一開始可沒有科舉,現在的科舉可是透過不斷完善的成果。」

所以誰說科舉不能改變?

李源倒吸了一口涼氣,「就因為兩州用了周氏學堂編輯的書籍?」

李三公子目光幽深,楊曦軒明明可以強制瑞德兩州書院用周氏學堂的書籍,別說尊重讀書人,呸,楊曦軒可沒少殺世家大族,可見楊曦軒多信任兩位先生編輯的書籍。

他更在意的是,楊曦軒也受兩位先生教導,一定認識到了科舉的弊端所在,楊曦軒配合兩位先生推廣周氏學堂的書籍,是不是說明楊曦軒決心削弱世家的影響力?

李三公子握緊馬鞭,楊曦軒早已經一步步的佈局,現在兩州書院主動求書,另外六州還會遠嗎?

哪怕意識到兩位先生和楊曦軒下了一盤大棋,世家也只能跟隨步伐,世家畏懼楊曦軒手裡的兵權和手段,也更懼怕被遠遠的拋下。

李三公子深深的看了一眼周氏學堂的方向,兩家聯姻後,李家子嗣也要抓緊送來學習了。

李源只覺得後背升起了冷汗,有的時候知道的太多也不好。

周家學堂,楊兮給吳芳晴等女學生上課,今年女學生是去年的兩倍,用實力考入了學堂,女學生堂堂正正的證明了自己。

楊兮講完法典後,還剩下不少的時間,楊兮給女學生們講了此次出行的所見,還說了她寫的故事。

吳芳晴臉上由開始的憤怒,很快慢慢平靜了下來。

楊兮見芳晴舉手,示意可以發言,吳芳晴語氣冷靜,「我聽故事開頭怒其女子不爭,後我反思我的想法不對,固然氣其不反抗,但更氣的是世代的觀念。」

女子是男子的附庸品,生孩子伺候公婆才是女子的美德,思想早已經刻入了骨髓,並且同化了觀念。

楊兮含笑,「你還有什麼想法?」

吳芳晴抿了抿嘴唇,「首先我們是幸運的,我這裡以上河村為例,當初上河村的女孩還有裹腳之人,我成為女學生,上河村的女孩依舊過著原來的日子,什麼時候發生改變的,女子創造了價值。」

楊兮走到芳晴身邊,小姑娘已經有了少女的模樣,她已經明白芳晴的意思,觀念改變很難,所以還是要女子先體現價值提高地位,才能一步步的去改變思想。

這不是一兩個人就能實現的目標,但是她相信終有一日會實現。

荊州,李家主擔心長子和小女兒的安全,尤其是小女兒,小女兒去了膠州,還是被發現了。

李二公子請命,「爹,孩兒帶兵接應大哥和小妹歸家。」

李家主蹙著眉頭,「目前還不急,他們還沒離開楊曦軒管轄的地界。」

李家主清楚南州也好,徽州也罷,他們不敢要長子和小女兒的性命,但是就怕他們破壞小女兒的名聲。

李二公子有些發愁,大哥不在家,老三這個主意最多的也不在,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