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到,亂世中有本事的人才能活的更好,自家有現在的日子全靠周家,沒有周家,他們一大家子依舊是難民,過著朝不保夕的日子。

周鈺這時道:“還有一件喜事,楊三和我娘子同姓,日後就是我娘子的弟弟,等給我爹過了七七正式認親。”

周小弟,“??”

他明明一整日都在家,他怎麼什麼都不知道?

楊三被驚喜砸到了,咧著嘴,“姐夫,到時候酒席交給我置辦。”

周小弟,“”

這一聲姐夫比當初喊哥都洪亮!

吳山沒驚訝,楊三費盡心思想融入周家,現在石頭落地的感覺,“恭喜。”

晚飯後,周小弟看著妹子和娘分繡線,臉越來越苦,“哥,我也去教書好不好?”

周鈺,“兩日一個雞蛋?”

周小弟沉默了,他想了一天也沒想出賺錢的辦法,“哥,我不知道自己能幹什麼?”

考秀才別想了,日後都要隱姓埋名過日子,琴棋書畫,琴他只會聽,字還算可以,畫是一點天賦都沒用,當初爹還不信邪,最後氣走了兩位先生終於放棄了。

周小弟有些委屈,為啥哥那麼像爹,爹和哥琴棋書畫都不錯,只有他沒天賦。

周鈺道:“兩日後是廟會,你可去廟幫著寫書信。”

周小弟沒擺過攤,有些不好意思,對上大哥的眼睛,忍不住直了後背,“我去幫人寫書信。”

周鈺點頭,“嗯。”

高縣因地理位置,走出大山的人不多,這也就造成讀書人不多,求人寫信讀信難,寫書信還是能賺些銀錢。

次日,吃過早飯,里正的小孫子來領路,兩家子都去了宅子,宅子在村東頭,聽里正小孫子介紹,這家兒子有本事已經搬到縣裡住了,大山沒人買宅子,宅子就空了下來。

宅子有些破敗,顯然這家人離開有些年頭了。

里正帶著村民等在宅子門口,見周鈺兩口子迎上來,“先生裡面請。”

楊兮以為不會來多少孩子,打眼數了數竟然有十個孩子。

進了院子,楊兮拿著紙筆坐下,她要記錄孩子的名字等基礎資訊。

里正娘子帶著三個孩子走過來,其中就有剛才領路的小孫子,“我家三個。”

楊兮點頭利索的將孩子名字記錄上,周小弟幫著收雞蛋,“好了。”

其他的村民這回信了,原來真的只收雞蛋,又有幾個村民離開,很快帶著孩子回來,等全部記錄好有十四個男孩,最大的十五歲,最小的八歲。

里正娘子見小丫也坐著聽課,驚訝了,“還收丫頭?”

楊兮點頭,“收,日後上午相公教孩子們讀書識字,下午我教孩子們算數。”

里正娘子聽當家的說過周先生娘子,現在聽周先生娘子也要教孩子,依舊很驚訝,“你也教孩子們?”

楊兮笑了笑,“嗯,您不放心可留下聽聽。”

里正娘子有些不好意思,笑了笑沒說話,潛意思會留下來聽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