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起來。

越來越多的倭寇受不了煙氣從密林中鑽出來,都被埋伏外面的銃兵射殺了。

五千對一千,再加上強大的火炮和火銃,這場仗打得並沒太大懸念,這些倭寇還以為是南陵公把他們趕盡殺絕,一時間咒罵江太平之聲不斷。

北面火力太強,他們向東西南三個方向逃去,可郭文鶯早做好準備,東西南三方都埋好了火藥,一見到倭寇突圍,便點燃火捻,爆炸聲四起,巨大的響聲轟的整座島都顫抖起來。

郭文鶯打定主意不讓這幫兇殘的傢伙活命,火藥用的量很大,整個島都差點炸平了。

這一場仗直打到晚上還沒結束,島上煙氣太大,士兵們衝不過去,只能在外圍圍著,而那些倭寇似乎意識到外面危險大於裡面,一時間竟龜縮著不出了。

這座島面積不小,總有火燒不到的地方,那些倭寇躲在島中的壁壘裡,無論他們如何引誘都不肯出來了。

這場火燒了一天一夜,終於天上下起雨來,臨近秋日,海上雨水大,能有連續三天的大晴已經算是老天的厚待了。

隨著大雨傾盆,島上的火逐漸熄滅,密密的山林都被燒光了,露出一片焦黑殘垣,看起來甚是淒涼。

郭文鶯站在島上,注視著遠處的高牆碉堡,那一處建在高地,似乎大火併沒造成太大影響。也不知裡面究竟藏了多少人,不過根據死傷的倭寇數量看,怕是還有四五百還活著。

這時一個親衛來報,說是徐海已經回程了。

郭文鶯點點頭,讓人傳令徐海,從右側登島,她從左側進攻,對清和島形成合圍之勢。

徐海領命,一個時辰後,攻堅戰打響了。

四千水軍衝到島上,前面火銃隊開路,後面是弓箭手,每個人身上都彆著一把大刀,鮮紅的綢緞在刀柄上飄蕩。真正經歷過大戰的新南軍,無論何時何地都異常勇猛霸氣。

在距離碉堡五百步的的時候,倭寇的炮臺開炮了,炮彈在幾步外炸開,轟隆隆的響聲不斷。

郭文鶯在最後壓陣,她注意觀察這些西班牙所造的火炮,與她設計的火炮不同,威力不小,但似乎準確度不高,瞄準之後備不住在哪兒炸開。雖是如此,如此強勢的火炮供給,還是阻了士兵們的腳步,衝了兩次都衝不上去。

倭寇的火炮似乎有四門,兩門對東,兩門對西。

郭文鶯思索片刻,讓人繞到南、北方向去,讓徐海先攻南方,吸引四門火炮同時轉向南,然後他們趁機從北側衝上去。

這個方法若是平時並不湊效,因為北面是山林,南面則被高牆擋隔了,不過現在大火燒島,林子燒了,而高牆也處於半坍塌狀態,正可利用地勢進攻。

徐海領命,當即命人轉向南,從坍塌的高牆上爬過去,因一半牆擋著,倭寇火炮打過來,炸得煙塵滿天,傷亡卻並不大。

此時郭文鶯下令猛攻,一群如狼似虎計程車兵衝上去,倭寇火炮來不及轉向,一時勢如破竹,竟衝到碉堡之前。

眼前喊殺聲一片,倭寇挺著倭刀衝出來,與最前面的火銃隊相遇,一陣槍響躺倒一片。

對接下來的戰況,郭文鶯基本上沒怎麼看,只揹著手閒閒地在後面站著。四千對四百,還有火銃助威,這場仗打得實在沒什麼看頭。

不一會兒徐海也帶人衝上來,碉堡被佔領,裡面倭寇逃的逃,死的死,半個都不剩了。

郭文鶯早下令不用留活口,還真是沒留,一片躺倒的都是死屍。她踩著一地血緩步向前,低頭瞧了一眼真正的倭國人,除了長得矮點,看著醜點,跟漢人也沒太大區別。

媽的,這就是傳說中的小日本啊。她抬腳踢中一個倭寇的臉,踢了一腳還不解氣,又補了一腳,就當是為幾百年之後的侵華戰爭提前報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