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遭到過重擊,很明顯的鈍器傷,腦漿都流出來了。

現場勘查發現一塊板磚,上面有死者的血跡,專案組結合死者頭部的傷痕及現場環境判定板磚為兇器。技術民警在現場同時發現一盒火柴,火柴上印有一個飯店的名稱,這盒火柴最終成為案件偵破的關鍵……”

辦案人員順藤摸瓜找到那家飯店,從飯店老闆家中的一件衣服上檢出血跡。

東萍市局把血衣送往省廳刑技中心做dna鑑定,發現血跡中的dna與死者完全吻合。隨著調查深入,掌握的外圍證據越來越多,發現該飯店老闆同樣吸毒,並與被害人發生過矛盾。

苗文韜舉起一張現場照片,凝重地說:“板磚上沒提取到指紋,可見兇手很可能是戴手套作案的。現場沒提取到足跡,說明兇手很小心。一個具有一定反偵查意識的人,怎麼會把火柴遺留在現場,沾有死者血跡的衣服又怎麼可能不盡快處理掉?”

“而且這一大塊血跡也很可疑。”

法醫老方緊盯著另一張照片,緊皺著眉頭說:“如果血是噴出來或甩濺到身上的,應該呈斑點狀,應該有多處血跡,而這件外套上只有一小塊,很難想象會在什麼情況造成這樣的形狀。”

嫌疑人飯店訂製的火柴出現在案發現場,嫌疑人的外套上有被害人的血,嫌疑人說不清案發當晚在什麼地方,提供不了不在場證明,嫌疑人跟被害人曾因購買毒品與被害人發生過矛盾……

既有直接證據,也有外圍證據,這個案子真是鐵案。

如果嫌疑人是冤枉的,如果真有人栽贓嫁禍,那麼,南雲那起冤案測謊儀是“幫兇”,這起冤案dna技術一樣是“幫兇”。

儀器也好,技術也罷,全是死的,完全在於怎麼運用。

韓博深吸一口氣,抬頭道:“小葛,下一起。”(未完待續。。)

第六百四十一章 “勞師動眾”

宋副局長再次趕到局裡已是上午9點,會議室已人去樓空。

“老應,我宋文,韓處長他們夜裡幾點回的賓館,這會兒是不是在休息?”昨晚沒來得及,今天一早向局長彙報。省廳來人,不能不當回事,局長中午正好有時間,準備見一面,一起吃頓飯。宋局走出空蕩蕩的會議室,撥通刑偵支隊長手機。

“宋局,他們3點多回賓館的,我剛從賓館出來,準備陪他們吃早飯,結果服務員說他們6點就出去了。”

“去哪兒?”

“老田說韓處、周支隊、費主任、小倪在萍光賓館,退了房,把行李全拿過去了。苗文韜、方科長、餘科長和大案要案處的小葛不在,不知道他們去哪兒了。”

“他們去萍光賓館幹什麼?”對這個名不經正傳的小賓館,宋局依稀有點印象,在郊區,離第一看守所不遠。

大過年跑過來調研,而且調研得是很不靠譜的測謊。

本來今天還能休息一天,他們一來別想休息了,應支隊心裡多少有點意見,探頭看看前面路口,靠在車窗邊苦笑道:“江省來的周支隊和那個小倪昨晚不是去過看守所嗎,那麼多辦公室、會議室、休息室、接待室沒她們合適的,從看守所出來時看見萍光賓館,進去看看,覺得二樓挺合適,就把二樓全包下來了。”

搞科研,驗證測謊到底準不準,在哪兒測不是測,要求還挺高,真是有錢沒地方花!

宋局暗暗腹誹了一句,不動聲色問:“誰安排的?”

“薛輝安排的,他們說是有科研經費,到我們東萍來調研難道真能讓他們掏錢?春節期間沒什麼人住旅館,萍光賓館位置偏僻,房間費用本來就不高,薛輝私下問了問經理,發現包一兩天花不了多少錢,就沒讓他們掏。”

郊區的賓館自然無法跟市區的賓館相提並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