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裡、鎮裡包括盧惠生書記全在考慮怎麼讓基金會順順利利關門,實踐證明這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停止放貸就賺不到利差,也就沒錢支付儲戶的存款利息。
停止吸儲跟停止營業沒什麼兩樣,儲戶會以為基金會是不是出事了,會第一時間來取回存款,會發生我們最擔心的擠兌潮。全面催還貸款,全面回籠資金,不僅很難在短時間內收回來,反而會導致貸款企業虧損乃至破產,會影響到整個良莊的經濟發展。”
“曉蕾董事長,為什麼不併入信用社?”武裝部長知道擠兌很可怕,但不認為這有多難解決。
“併入信用社存在兩個問題,一是信用社的分紅實在不盡人意,股東不答應。八百多個股東,涉及近千家庭,他們不答應不滿意跑營業廳來理論,一樣可能引發擠兌;二是信用社一樣需要準備至少一億資金,用於防止併入之後有可能發生的擠兌。
信用社有這麼多資金麼,沒有!怎麼辦,只能申請中央專項借款。國…務…院和人行同樣有規定,不得把清理農基會的風險轉嫁給信用社或其它銀行。也就是說這筆款要由鎮裡去借,且不說能不能借到這麼多,就算借到一億產生的鉅額利息由誰承擔。”
方峰不懂金融,不過基本上聽明白了,脫口而出道:“拆東牆補西牆,不能停,一停就出亂子。”
“差不多。”
李曉蕾點點頭,意氣風發說:“信用社和國有商業銀行為什麼不存在這個問題,因為他們有執照,沒有被取締的威脅,並且可以同業拆借。我們基金會有儲戶、有貸款客戶,有營業廳、有金庫,經營四年多積攢了許多寶貴經驗。尤其在風險管控上,我們的不良貸款率一直控制在2。8%這個水平,哪個有執照的銀行能跟我們比。
既然關不掉,既然整天提心吊膽,為什麼不去申請執照,為什麼不把基金會變成一家真正的銀行?而且國有商業銀行撤出農村,郵政儲蓄在良莊只吸儲不放貸,信用社雖然放貸但銀根很緊,良莊企業有著很迫切的融資需求。”
“李鬼”要當“李逵”!
“山寨銀行”要申請執照變成真銀行!
羅紅新被搞得啼笑皆非,看看眾人,回頭提醒道:“曉蕾董事長,你這個是想法是好的,基金會各項工作做得確實也比較好。但銀行營業執照不是其它執照,省裡都沒權批,要去bj,向銀監會提交申請,何況也沒這個先例。”
“申請是比較麻煩,不過總比坐著等死好。”
李曉蕾走到他身邊,把材料翻到第七頁:“您看,農村商業銀行,並非沒有先例。江南成立三家,兩個月前掛牌成立的。”
確實有先例。
不過這個先例一點都不容易,1996年國…務…院有個指導性檔案,1998年人行開會決定選11家農村信用社進行統一法人治理改革。
開銀行誰不想,誰不積極,結果手續難辦,直到2000年總…理召開農村金融體制改革座談會才促使農村商業銀行誕生,又過了兩年才變成現實。跟馬拉松似的申請六七年,最後真正申請到的就三家。
“曉蕾董事長,這是在信用社基礎上申請建立農村商業銀行的先例,基金會跟信用社還是有一定區別的。”羅紅新不想打擊她的積極性,關鍵這事太不靠譜,可能性幾乎為零。
“羅書記,我諮詢過,我感覺只要縣裡支援,只要您支援就有希望。”
“你需要縣裡怎麼支援?”
“您看,這是成立農商行的條件,只要縣裡支援,我們完全能在兩年內滿足這些條件,甚至現在就可以申請,一級一級申請。”
申請成立農商行的農村信用社有效資產要大於負債,資產總額要在十億以上!
看到第二條,其它條款基本不用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