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的貢獻豈止幾十萬,再說有病就要看,已經到這兒了談錢有意思麼。”
焦漢東回頭看看李曉蕾,岔開話題談起工作。
這個他感興趣,住院以來幾乎天天在電話裡談工作,嗓門那麼大,周圍幾個病房的人個個能聽到,再加上三天兩頭來人探望,知道的他是退休的副調研員,不知道的真以為他是省部級領導。
讓韓博倍感意外的是,在良莊大老闆要往縣城發展的這一問題上,他不僅沒反對而且支援,居然反過來做焦漢東工作。
“走出去才有前途,總窩在良莊能有什麼出息。”
老盧指指建工集團bj公司黃副總,眉飛色舞:“建工集團五六年前就開始在大城市設立分公司,良工集團在外一樣有好多辦事處。要是沒分公司,要是沒辦事處,接工程能有現在這麼方便,裝置能有現在這麼好賣?
他們去縣城,鎮裡應該支援。當然,支援歸支援,要有條件支援。比如擴大生產規模,再開分廠,要建在良莊,不能建在其它地方。比如工商稅務手續不能變更,尤其地稅必須交給良莊稅務分局。”
“可是他們一走,會影響其他人。”
“影響多少會有,不過這件事要反過來看,候書記當年不是說過麼,產業要有佈局。我們良莊要幾條腿一起走路,良莊想發展靠得不是幾家龍頭企業。建工、良工、良糧、良鍋已經發展起來了,你可以把給他們的一些優惠政策給其它企業,扶持其它企業。
現在‘鄉財縣管’,跟我當書記時不一樣,就算把稅收全留下來,鎮裡又能分到多少?鄉鎮企業全改制了,鎮裡沒什麼股份,以後想要錢只有靠賣地。扶持小企業,賺土地佔用費,鎮裡有錢,又能解決就業,個個有班上,個個有錢賺,多好!”
老盧雖然沒什麼文化,但在這些問題上看得很透徹。
不過也能理解,他在良莊當書記時整天想著從哪兒搞錢,拉關係、走後門,甚至“敲詐勒索”他都幹得出來。
聊到“良莊人自己的銀行”要走出良莊的事,老盧不是激動是擔心:“曉蕾,從解決問題的角度出發,這確實是一個辦法。有句話怎麼說的,反什麼行來著?”
“反其道而行。”
“對,就是反什麼道而行,不過開銀行不是小事,因為基金會我提心吊膽多少年,搞不好會出大亂子的!既然你們已經決定了,縣裡也支援,我肯定不會反對,不過管理一定跟上,管得一定要比以前更嚴。不該放的貸款一筆不能放,萬一放出去收不回來怎麼辦?
謝立華留下的爛尾樓,盤下來不是不可以,關鍵價錢合不合適。好好跟縣裡談,該討價還價就討價還價。盤下來之後工程不能給外人做,肥水不流外人田,建工集團不願意幹,找良莊的其它建築隊。”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搞來搞去還是地方保護主義。
韓博見怪不怪,正不知道該不該想個“工作”給他彙報彙報,老盧目光再次轉移到焦漢東身上。
“漢東,小韓有學又年輕,雖然同樣是我提拔的幹部,基本上不需要我操心,我也操不了那個心。你跟小韓不一樣,你給我交個底,你自己是怎麼打算的。”
“什麼打算?”
“這裡沒外人,別揣著明白裝煳塗。”
老盧拍拍大腿,沉吟道:“你馬上46,在副處級幹部裡不算年輕。當不上縣委常委無所謂,既然當上了就要爭取進步。現在領導幹部主要異地任用,留在思崗你只能是排名最後的常委,當不上副書記副縣長,更不用說書記縣長。”
“盧書記,別開玩笑了,這些事我真不敢想。”
焦漢東不是謙虛,是確實不敢想,能提副處能當上縣委常委非常不容易,既有實幹也有運氣。不是靠什麼背景,一樣不是市…委…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