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兔子的價值(第1/2頁)
章節報錯
自從王家父子和陳小云母女在桃花村落戶後,村長就將巡邏的人給解散了。 因此葉父和葉西林,還有二表哥王林也重新回去碼頭上擺攤做小買賣了。 不過接連經歷了暴雨和流民,碼頭上的客商比平時少了很多。 如今碼頭上有些冷清,客商的數量大概只有以前的三分之二,連帶著生意也差了不少。 幸好葉父的滷肉攤子上還有新出的麻辣兔肉撐著,生意才沒有太慘淡。 攤子上每天基本上能賣兩隻麻辣兔子,不過其他的滷肉大多都賣不完。 攤子上的麻辣兔肉,用的都是從兩座小山打回來的兔子。 畢竟自家養的兔子,兔皮完整,硝制好的兔皮能做成兔皮大衣。 兔皮大衣賺的錢可比這麻辣兔子賺的錢要多。 這幾天攤子上的滷肉都沒有賣完,剩下的滷肉都被葉父拿回去晚上加餐了。 一連吃了幾天滷肉,葉青青都吃膩了。 此時葉青青終於理解,那些老熟客,為什麼經常催著他們多開發新的菜式。 有了新增的麻辣兔子,葉父的滷肉攤子每天基本上能賺三百文左右。 這已經算很好了,葉東林的雜貨攤每天只有幾十文的收入,而王林的茶水攤子一天只有二三十文的收入。 這幾天碼頭停靠最多的就是運糧食的船隻,都是縣裡從其他沒有受災的地方調過來的糧食。 上半年下了兩場大暴雨,夏收的收成只有往年的一成半左右。 緊接著又有大批的流民湧入了縣裡,多家糧鋪被搶,現在整個縣裡的糧價一直居高不下。 就算流民被安置好了,糧價依然比去年貴了一倍。 今天的滷肉又沒有賣完,不過還好只剩了半隻滷鴨子和一根滷排骨。 葉父見碼頭上冷冷清清的,乾脆將剩下的滷肉都帶回去晚上吃。 下午葉父回到家時,大山村的楊村長和李獵戶已經在家裡等著他。 兩人是給葉父送臘兔子和兔皮的。 目前葉父已經往大山村送了兩批兔子過去。 第一批兔子是夏收前半個月送過去大山村的,一共45只兔子。 灰色的兔皮大衣和純白色的兔皮大衣,兩者之間的價格可是差了一倍。 只可惜45只兔子,沒有一隻是白色的,全都是灰兔子。 兔子送過去後,李獵戶負責殺兔子,把兔皮完整的取出來,然後把兔皮做成皮子。 而村長這邊找人把兔肉做成臘兔子,然後再把臘兔子和兔皮送回來給葉父。 第一批的臘兔子送過來的時候,碼頭還不像現在這麼冷清,剛拿到碼頭上,兩天就賣完了。 而那45長兔皮則被葉母做成了兔皮大衣,一件兔皮大衣要用二十多長兔皮,這45長兔皮被做成了兩件兔皮大衣。 兔皮大衣葉父都還攢著,想等秋收結束後再拿到碼頭上去賣,那時候價格要高一些。 第二批兔子是收割好糧食之後送過去的,一共送了42只兔子過去。 葉父運氣不錯,第二批兔子,其中有一窩是純白色的。 這窩兔子一共有6只,6只都是純白色的兔子,就是說葉父可以得到6張純白色的兔皮。 葉父拿到第二批兔皮,第一時間就去看那六張純白色的兔皮。 都說熟能生巧,真是一點都沒錯,李獵戶現在不僅是給小動物剝皮,還是硝制皮子,進步都相當大。 這幾隻白色的兔皮十分柔軟,而且也很完整,一點也不比山裡村那些老獵戶的手藝差。 除了白色的兔皮,其他的兔皮也硝製得相當不錯,葉父十分滿意,這一批兔皮又能做兩件兔皮大衣了。 葉父把送過來的兔皮和臘兔子,一一檢查後把工錢給到村長和李獵戶。 除了葉家自己養的兔子,村長還帶了一批大山村自己養的兔子,做成的臘肉和兔皮。 大山村整個村都在養兔子,兔子比葉家養的多多了。 這是大山村出欄的第一批兔子,聽李獵戶說有186只兔子。 這次村長一共帶了400斤的臘兔子過來,除了臘兔子,還有186張的兔皮。 李獵戶知道純白色的兔皮值錢,特意跟村長說了,讓村裡捉種兔的人多抓一些白色的兔子做種兔。 因此大山村的種兔裡面有四分之一都是白色的兔子,帶過來的這批兔皮有40張是白色的兔皮。 葉父看到這麼多的白色兔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