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還沒亮,葉老爺子和葉父早早就起來了。 葉父將家裡的驢車牽了出來,把要送到梁家飯館的冬筍搬上了驢車,又搬了幾揹簍的河沙放在驢車上。 葉老爺子將從葉母孃家借回來的驢車牽了出來,將冬筍和河沙放在驢車上。 給梁家飯館送的冬筍和河沙比較多,葉父怕累著岳父家的驢,用的是自家的驢車。 從桃花村去鎮上並不算遠,坐驢車兩刻鐘就到了。 葉老爺子到李家飯館時,飯館的夥計才剛開門,年輕的小夥子眯著著眼打著哈欠,一副還沒睡醒的樣子。 葉老爺子牽著驢車來到李家飯館的後門,沒等一會兒,飯館的夥計把後門開啟了,讓葉老爺子把驢車牽進後院。 葉老爺子把驢車牽到後院之後,去街上買了三份豐盛的早飯,把其中一份推給了剛剛的夥計。 小夥子也不客氣,連忙接過早飯,躲在角落裡狼吞虎嚥地快速將早飯吃完。 沒過一會王掌櫃就來了。 王掌櫃剛進飯館,就看到桌子上豐盛的早飯,桌上有兩碗熱氣騰騰的羊雜湯、一些油條和煎餅,還有幾個還冒著熱氣的大包子。 王掌櫃也知道葉老爺子今天是送冬筍過來的,爽朗地笑道:“這麼豐盛的早飯,那我就不客氣了。” 兩人吃過早飯,夥計帶著王掌櫃去看葉老爺子帶來的冬筍,王掌櫃一一檢查過後,朝著夥計點了點頭。 葉老爺子見王掌櫃點頭,趕緊將驢車上的幾筐河沙搬了下來,樂呵呵地說道:“冬筍放在河沙裡埋著,一個多月都不會壞。” 一旁的夥計麻利地將冬筍過秤,“王掌櫃,一共282斤冬筍。” 昨天的蛇宴和冬筍食客們反饋都挺好的,看到葉老爺子今天又帶著這麼多的冬筍過來,王掌櫃心情不錯,笑著將葉老爺子請回大廳。 王掌櫃示意夥計給葉老爺子倒茶,然後拿起算盤一頓撥弄。 “282斤冬筍,16文一斤,一共是4兩512文。” 葉老爺子興高采烈的接過王掌櫃給的銀子,說道:“村子裡也有不少的竹林,我在村裡收了一批冬筍,不知道王掌櫃這邊還收不收呢?” 王掌櫃在心裡盤算著,飯館一天大概能消耗20來斤的冬筍,剛剛送來的這一批大概能吃上十一二天。 王掌櫃笑道:“5天后再送個三四百斤過來吧。” 這時葉老爺子才放下心來。 另一邊,葉父也已經跟梁掌櫃談好了,除了帶來的900斤冬筍,梁掌櫃還跟葉父定了800斤的冬筍,半個月天后送到飯館來。 剩下的冬筍葉父要在碼頭上擺攤,梁掌櫃也沒有意見。畢竟賣給外來的客商,對飯館來說也沒有影響。 葉父在心裡盤算了一下,村民們的冬筍是13文一斤收的,葉母孃家和唐家的冬筍是14文一斤收的,每斤冬筍可以賺2到3文錢。 不算自家竹林的冬筍,光靠收冬筍也能賺六兩銀子左右。自家竹林的冬筍大概有350斤左右,這裡就是5兩6錢。 沒想到這個月光靠賣冬筍,就能賺個小十兩銀子,趕著驢車的葉父開心得尾巴都要翹上天了。 而葉老爺子早早就在家裡等著他了。 葉老爺子看到剛進門的葉父笑容滿面的,就知道收的冬筍不會砸在手裡了。 葉老爺子爽朗地笑道:“早上送到李家飯館的200斤冬筍,王掌櫃都收了。而且王掌櫃還訂了一批冬筍,大概三四百斤左右,五天後送過去。” 葉父用手一撐靈活地跳下驢車,笑嘻嘻地說道:“我這邊也有好訊息,早上帶去的冬筍王掌櫃都要了,而且還跟我訂了800斤的冬筍,十天後送過去。” “而且我已經跟梁掌櫃那邊打好招呼了 多餘的冬筍可以拿到碼頭上去擺攤。這樣一來,不管村裡的還是大山村的冬筍都不怕砸手上了。” 葉老爺子:“去年年底太忙了,還沒時間盤點去年的收入,晚上你和繡繡來屋裡一趟,我們先將去年公中的錢合計一下。” “行呀。”葉父吊兒郎當地應道。 葉父在大山村和月牙鎮收的東西,賺取的差價合作,加上葉父做貨郎賺的錢,加起來都有大幾十兩銀子了。 葉母去年做繡品也有30多兩銀子,老太太和葉青青雖然賺的錢不多,但加起來也有十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