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猛的一震,終於想了起來,頓時臉上露出了無比震驚之色,米芾,字子宣,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

而子瞻卻是讓方遊更加的震驚,因為子瞻正是蘇軾蘇東坡的字號……

如果別人問到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書法家,恐怕所有人都會毫無猶豫的回答,王羲之,只是因為王羲之的名氣在中國幾乎無人能比,特別是一篇《蘭亭集序》,被天下人稱之為天下第一行書。

王羲之的書法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書法家,被尊稱為書聖,可見其地位之高。

提起蘇軾蘇東坡,或許大部分人都會知道,無他,只是因為在上學之時,幾乎所有人都學過他所流傳下來的千古詩詞之作,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濤盡,千古風流人物……這首流傳千古的詩詞,已然被無數人所熟記,也成就了蘇軾在現代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而這米芾,卻是不被人所熟知,上學時幾乎沒有學過他的東西,課本上同樣沒有任何的介紹,這是很自然的事情,中國古代那麼多有名之士,一則小小的書本上又怎能完全裝下。

而下學之後,一些人又忙於找工作,在職場,官場上察言觀色,對於這種知識更加的疏遠,再加上米芾為人過於低調,熟知他的人除了文學愛好者,也就是資深的古玩收藏者。

而如果在方遊得到遁術之前,根本連米芾是誰都不會知道,但是現在,經過自己的學習,和經過楚老的教導,方遊已然可以知道歷史上一些著名的書畫人物。

這米芾,真要論起名聲來,與蘇東坡不相上下,並稱為宋代書法四大家,他以書法聞名於世,其成就完全來於後天的苦練,一生拜於多位名師,米芾作書非常的認真,他一首詩,寫上三四遍,卻只有一兩個字令他滿意,可見其創作的嚴謹。

尤其是行書功底最為深厚,明代著名書畫家董其昌曾言:“吾嘗評米字,以為宋朝第一,畢竟出於東坡之上。”由此可見其書法的高深之度。

!#

。,

第一百八十九章 愛硯如命

韓老緩緩的回過神來,聽到老楊的話語,他重重的點了點面上毫無掩飾的露出興奮之色,“老楊,我研究書畫將近四十年之久,對於唐宋幾大書法家的字跡爛熟於心,這硯臺上的刻字,可以說是米芾的親筆之作,旁人根本無法仿冒。”

聽到了韓老的話,老楊和老王臉上震驚之色更甚,他們與韓老常年在一塊鑑賞古玩,自然知道韓老最拿手的就是書畫之作,特別是歷史上有名之士的書畫特徵,對它們的研究,已然到達了登峰造極的水平。

以韓老的眼光,認定了這硯臺上的字跡就是米芾所作,那麼他們可以確定,這硯臺確實就是米芾用過之物。

他們臉上露出了難以置信的表情,本來認為這隱藏許久的硯臺,至多隻會是一些書生所藏的東西,可是他們卻無法想到,這硯臺竟然宋代書法四大家之一的米芾所有。

“子宣是誰,還有這子瞻,這位老爺子口中的米芾又是誰啊……這硯臺到底是什麼人用過的啊,根本看不出來啊。”旁人聽到了老楊的喃喃自語的聲音,頓時有些人震驚無比,有些人卻一臉迷茫的自言自語著。

那些震驚無比的人再也無法忍耐出內心的激動,指著硯臺,大聲的呼喊著,“這是宋代四大家之一,與蘇東坡齊名的米芾所用過的硯臺啊,這子瞻就是蘇東坡的字號,這硯臺竟然是他跟蘇東坡共同命名的,太讓人震驚了。”

一些人不知道米芾是誰,可是對於寫出了千古詩篇的蘇東坡卻是非常的熟悉,得知這硯臺的擁有者,竟然與蘇東坡齊名,而且這硯臺,蘇東坡也曾看過,併為此硯臺共同命名剎時間,整個古玩店中所有人都震驚無比的看著韓老手中的硯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