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是距今只有幾十年,但它的價值卻是比你面前這本徐霞客遊記還要高上很多,沒有製作人的底款,嘿嘿,那是你不懂得製作這紫砂壺之人的習性,製作人的款不一定非要在下面,在上面同樣可以,給,好好再看看這紫砂壺,我看你能不能找到那個款。”看到方遊一臉的疑惑,楚老笑了笑,教了方遊一些知識後,把紫砂壺遞給了他。

款不一定在最下面,方遊以前確實不知道,他所熟知的瓷器,一般都在底蓋上刻上款,所以久而久之,底款的名號就叫了出來,可是他從來沒見過有名款在瓷器的其他地方的。

方遊拿著紫砂壺,仔細的看了一個遍,甚至連壺內都沒有放過,卻還是沒有看到楚老口中的款在哪裡,他有些無奈的拿起桌上的壺蓋,準備將蓋子蓋上,然後詢問楚老。

就在這時,他的眼睛餘光看到了壺蓋內壁好像有字出現,頓時他拿起壺蓋仔細的看了看,隱約的認出了上面的字跡,可心。(未完待續。)

第一百三十四章 昔日往事

第一百三十四章昔日往事

“可心,楚老,這是個人名嗎。”方遊有些茫然的看著這兩個陌生的字,疑惑的向楚老問道。

楚老笑了笑,躺在太師椅上似乎沒有替方遊解惑的意思,“小遊,我記得以前跟你說過這個名字,你再好好想想。”

看著這精緻的紫砂壺蓋,方遊不斷的唸叨著這個名字,終於他眼睛瞪得大大的,有些不敢置信的指著紫砂壺說道:“楚老,這難道真是朱可心大師的作品。”

他記得以前楚老曾跟他講過一段朱可心與紫砂壺的故事,可是卻沒有進行深入的瞭解,他只知道朱可心製作出的紫砂壺,精美絕倫,壺上的刻畫與壺體融為一體,可謂是一絕,乍一看到這名字,方遊卻是沒想起來。

在陳宗義那裡,方遊已經習慣於吸收靈氣來判別一個古玩的價值與年代,只知道這紫砂壺是現代的東西,根本沒在意它會是朱可心的作品。

“當然,你以為陳老頭那老不死的會送給你一個普通的茶壺,那他的老臉往哪放,這是朱可心大師春系列中的春色壺,觀看著這春色壺,讓人如同來到杏花春雨的江南,似乎進入了桃紅柳綠的滿園春色之中,以前我只給你說過關心朱可心大師的一點知識,現在,藉著這壺,我把他的傳奇一生都給你講一遍。”楚老笑了笑,拿起這紫砂壺,不住的把玩著,慢慢的陷入了回憶之中。

朱可心大師學名凱長,後改名可心,寓意為虛心者,可師也,亦有山中一杯水,可清天地心之意。

15年他以合作社代表的身份參加北京故宮博物院舉辦的世界陶瓷展覽。其作品松鼠葡萄壺、松竹梅三友壺被選入“中國工藝美術巡迴展”出國展出,並獲一等獎。

凡是朱可心製作出的紫砂壺,一經出世,無不在紫砂界掀起一陣陣可心新作的熱潮。

朱可心一生過著清貧生活,生活極為儉樸,在他晚年時,得了重病,無法再親自作壺,而當時紫砂壺正值熱潮之時,朱可心的作品更是萬金難求,一些人便找尋藉口,說要借用他的印章,賣出壺後五五分帳。

而更有甚者,直接往朱可心的桌前甩了一沓沓的錢,面對這些人的無恥要求,朱可心堅決拒絕,不是他親手製作的壺,絕不能蓋上他的印章,並極力告誡家人,不要見錢眼開,紫砂是一種藝術,不是有金錢所能衡量的,要不然,就枉為朱可心的後代子孫。

當他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時,住進醫院的朱可心不禁為家裡存放的印章所擔心,他一次次催促家人,要當面將印章銷燬,直到家人無奈之下照著他的意思辦了,這才了卻他的一樁大心事,這件事,正表現出了朱可心大師為了紫砂藝術,不為錢財所動,高風亮節的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