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花開富貴,不禁讓人產生一種雍容華貴的感覺。

不僅僅只是賣相,還有楚老親自鑑賞過的刻字,這無形之中,卻是加大了這件和田玉擺件的收藏價值。

楚老所拿出的第一件藏品就是如此珍貴,此時此刻,眾人的內心滿是期待。

“一百三十萬,這位先生出價一百三十萬,一百五十萬……二百萬。”拍賣師話語中帶著激動的喊出眾人所出的價格,不斷的叫價聲,卻是引得現場緊張的人,更加的瘋狂。

最後,這件拍品以四百萬成交,其拍賣金額依然全數打入龍霖基金會中,為慈善事業所用。

接下來,又再次拍賣了兩件楚老所捐贈的物品,一件比一件的價值更多,絕對可以算得上楚老收藏的精品古玩。

這二件拍品,一件是鄭板橋的蘭竹圖,鄭板橋擅畫各種植物,留存在畫作每一件都是傳世之寶,這件蘭竹圖上,同樣有楚老的印章鑑賞,其價值可想而知,這件蘭竹圖最終以七百五十萬成交,雖然遠遠高於畫作本身價值,但是這件蘭竹圖上擁有楚老的印章,其收藏價值絕對不同尋常。

另一件則是一尊明代鎦金佛像,最終成交價突破了一千萬,讓現場再次爆發出一陣歡呼。

楚老這次共拿出了四件藏品,來為龍霖慈善基金會籌集善款,最後一件的出場,更是讓眾人變得無比瘋狂。

本來眾人認為楚老會拿出他收藏最多少瓷器,可是這四件藏品,前三件都不是瓷器,他們認為楚老這最後一件絕對會是瓷器,他們想象著楚老會拿出明青花,還是清青花,亦或是其他年代的瓷器來呢,眾人的心中充滿了期待。

可是他們卻再一次預料錯誤,這最後一件依然不是瓷器,不過比瓷器更加的珍貴,其收藏和研究價值更加大,這絕對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東西,幾乎讓眾人無比的激動,沒有想到,楚老竟會拿出這麼一件世界上獨一份的東西來進行慈善拍賣。

這一份東西,便是郭沫若在致文求堂書簡,一共有二百三十函,文求堂乃是小島國的一家書店,是郭沫若在僑居小島國期間,寫給這家書店父子兩人的所有書簡,明信片,以及出版筆記,文求堂乃是小島國第一個,也是最具規模專門經營華夏典籍書畫的店鋪,為華夏文化在小島國的傳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未完待續。)

第八百零二章 五億八千萬的善款

郭沫若在被國民黨迫害後,不得不移居小島國,而這段期間他埋頭研究華夏古代社會,以及甲骨文,當時他身無分文,正是文求堂老闆給他創造了許多研究條件,更為他的書籍出版方面,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可以說郭沫若與文求堂是華夏與小島國友好長河中的一朵浪花,這共二百三十件書函,在前些經過拍賣,由一位神秘人拍得,讓所有人都有些遺憾,這種古籍善本的收藏價值,遠遠超過一般的瓷器,只是因為它們在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

想不到這二百三十件書函,竟到了楚老的手中,現在卻是毫不顧忌這些書信的珍貴,直接拿出來捐贈給了龍霖基金會,為了支援龍霖基金會的慈善事業,楚老可謂是不遺餘力,用心良苦,也可以想象,龍霖基金會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的美好。

華夏瓷器與這些書函在價值上根本不能相提並論,但是如果單論珍稀程度,那麼獨一無二的書函,絕對比華夏五大名窯更加的珍貴。

這些完全是文字的書畫類古玩,其研究價值絕對遠遠超越瓷器,郭沫若是歷史名人,他的書信,極為珍貴,上面更有楚老的鑑賞印章,這幾種因素加在一起,這些書信的珍貴程度,難以估量。

“各位,楚老爺子一直支援著龍林基金會,因為他相信,龍霖基金會一定會將慈善事業做好,一定會讓更多的苦難之人過上幸福的生活。這件由二百三十件書函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