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面的競爭對手有哪些,楚弘不方便出面,卻找了獵頭公司。挖來了明基電通策劃部副經理趙汝升負責廣告案的策劃並組建相應地團隊;挖來了《時尚健康》的廣告營銷總監柳蓬負責組建廣告營銷團隊,柳蓬憑著一張臉,通知各個品牌的市場部經理們自己換工作的事情,順手就大致確定了數十萬元的廣告意向。廣告部的結構和發行部有些類似,都是兩個業務能手和一個技術支援的組合,最後加入地則是從央視索福瑞跳槽來的資料分析專家王徽。不過,王徽開始辦公之後稍微有些太閒了。也稍微有點鬱悶,就是因為這個雜誌雖然牛人如雲,但偏偏雜誌定位還沒確定下來,他想收集競爭對手的各類諮詢也無從收集起。

而最強悍的還是這個雜誌的內容採編團隊。蕭永和楚弘一個是首席攝影師一個是主筆,並組成雙主編結構,已經是華麗得要死了。而在又一波強人陸續加入編輯部之後,有些已經算是業內小有名氣的編輯記者在考慮自己是不是有資格來這個雜誌實習。首先被楚弘說動的,是國內公關行業公認的第一支筆,國內女性廣告文案的第一人黎顰。黎顰為公關公司撰寫軟文、釋出會的統發稿之類地,每每能將廠商的各種意思潛藏在字詞之間。看起來平平無奇的文字,卻總能讓人感覺到廠商的特點和優勢。而好處還在於,由於現在各個媒體的記者水平層次不齊,偷懶的人往往就直接用了統發稿,有黎顰這樣的文案,這些照登的統發稿的能量甚至不亞於一些硬廣告發布。黎顰混到這個地步,同樣覺得工作很無聊,一聽她終生地對手楚弘不幹廣告去幹雜誌,還要搞好玩的花樣。趕緊就跳過來了。

嚴歌、孔岱兩人原先在不同的雜誌工作,還同時是暢銷書作家,許多雜誌和網站專欄的作家,都是每個月稿費上萬的人,但兩人卻都辭去了工作,跳來楚弘手下工作。江近秋是南方報業集團旗下某報紙的首席調查記者。由於他供職地報紙又得罪了不知道誰。不得不又換主編了,他有些無奈有些氣憤地跳了出來。來到了上海,被楚弘逮住了。鄭慧萍是個單身媽媽,因為沒結婚生產地時候沒有產假索性辭了職,現在終於又在這個雜誌社恢復工作了,要說在時尚的眼光、時尚選題地組織上,她在國內是前三的水平,雖然由於要照顧孩子,她聲稱自己不能多采寫稿子,但給她配備兩三個實習生或者有點眼光的記者,她就能發揮巨大的作用。

在美術方面,雜誌社按照一個美術總監,兩個版式設計,兩個完稿,兩個插畫師來配備。美術總監是彭千齊推薦而來,原先一直在四川那邊工作的楊玉峰。版式設計和完稿的團隊是楊玉峰找來的,水平都不錯。而兩個插畫師林慈和薛盼盼,一個風格接近歐美,一個接近日本,搭配起來倒也相得益彰。

在攝影方面,蕭永自然會盡量配合各個選題的製作,但大量基本的採訪、現場類的照片拍攝,用不上蕭永這樣的攝影師,還是另外找來了有十年雜誌類新聞攝影經驗的史曉偉。加上蕭永的工作室裡的那些人會臨時客串幫忙,數量非常充足了。

當這個團隊的名單就這麼確定下來,大家的心裡都有一種感覺,憑著這些人,大概真的是沒什麼不可能了。這些人,隨便哪一個,在行業裡都是一等一的好手,在原先公司裡都是臺柱,這樣的團隊固然不容易團結起來,但一旦團結了起來,那組合起來的能量可是相當驚人的。一邊是戲謔的,想要在雜誌製作裡玩出些新花樣的心情,一邊是針對市場、領導潮流地固有想法。這個團隊不斷討論、製作各種選題,不斷明確他們想做什麼。而到了聖誕節前,一份試刊終於抖抖索索地做出來了。

而這第一期試刊,做到了現在很多雜誌做不到的一點:全部稿件、圖片全部是自己採寫和拍攝的,甚至連那些廣告都是自己拍攝的。

這一期試刊不折不扣地做到了好玩和有味道。雜誌定名為《日誌》,當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