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如此,要觀測那些中子星,光學望遠鏡是不行的,必須要用射電望遠鏡。這會讓觀測行動更加複雜。

想了半天,衛青陽最終還是放棄了這個打算,轉而採取了另一個較為簡單的方案。

原理是一樣的,不過參照物從遙遠的中子星換成了距離較近的,距離普遍在十五光年距離之內的恆星。透過計算與不同恆星之間的距離和所處方向,換算之後他同樣可以達成目標。

這種觀測,用光學望遠鏡就可以達到目的。

因為恆星距離太近,互相之間的運動會產生觀測干擾,這會導致觀測精度極大下降。但對於衛青陽來說,這並不是不可以接受。反正自己在航程之中可以隨時調整軌道,不像以前科技時代,燃料有限,航天器發射出去之後就很難做大的軌道調整。

確定了目標,衛青陽立刻開始思考該如何將其實現。

首先,再像上次那樣,完全依靠自己神識維持是不行的。這消耗太大了。不管是對星辰之力的消耗,還是神識的消耗,都無法接受。

那唯一的可行方案,就是將其“固定”下來,將其佈置成陣法,讓它可以自行運轉,或者,只需要消耗自己較小的注意力,就可以讓它運轉。

這又帶來了兩個問題。

一是,沒有足夠數量,足夠品質的靈性材料可以讓自己佈置陣法。

二是,沒有合用的法術,讓自己來實現它的功能。

這兩個問題,都得想辦法解決。

冰冷漆黑的小行星之上,衛青陽有些惆悵。

他感覺,自己又回到了前世,回到了那些整天殫精竭慮做科研,算資料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