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般,左搖右晃,險些跌倒。這下子,他才知道自己和對方的差距有多大。若非此地是紫霄宮,謝天虎還有所顧忌,說不定剛才那一下眼神就能將自己重創。
鯤鵬連忙收起了心思,低著腦袋,不敢與之正視。
一旁的準提道人更是聰明,早早的就轉過身去,和接引道人說起話來。
見到鯤鵬吃了個悶虧,諸多大能都竊竊私語。帝俊、太一兄弟更是放聲大笑,就像是他們重創了鯤鵬一般。
又是一聲鐘鳴響起,三千大能各歸其位,各自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靜候鴻鈞道祖的出現。
片刻,鴻鈞道祖無聲無息的出現在了眾人面前。
此時的鴻鈞道祖,顯得更加的虛無縹緲,彷彿天道一般,讓諸多大能吃驚不已。他們本以為經過第一次聽道後,有了長足進步,會和鴻鈞道祖的差距拉近一些。可萬萬沒料到,鴻鈞道祖也在大幅度的進步,而且幅度之大,遠超出眾人的想象。
站在角落裡的謝大神感概萬千。一方面:他為鴻鈞道祖取得了這般成就而讚歎;另一方面:他知道鴻鈞道祖離失去自主控制權已經沒有多少時間了:以身合道!
其實,謝大神還是蠻佩服鴻鈞道祖的,因為他以身合道從某種意義上說,和盤古大神身化萬物有異曲同工之妙,當然後面還有個一身化六道輪迴的后土。這要是讓謝天虎來擔當,只怕是說破大天,他也是不會幹的…!
諸多大能齊齊叩拜:“拜見老師。”
謝大神則是鶴立雞群的朝著鴻鈞道祖施了一平禮,說:“道友萬安。”
鴻鈞道祖也沒過多在意這些細節,淡淡的一揮手:“現在開始講道,爾等不可喧譁……法不傳六耳。”
最後那句“法不傳六耳“,諸多大能都沒明白其中含義,可謝大神卻已經知道了,多半是六耳獼猴想偷聽,被鴻鈞道祖發現了,只怕是因此一句話,再也沒有哪位大能敢收六耳獼猴為徒弟了!當然,自己除外。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自稱也。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亦議而教人。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若昧;進道若退;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婨;質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故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聖人講道,端是不凡,天花亂墜,地湧金蓮,祥雲匯聚,功德金光四起。
很快,又是千年過去了。
前排六個蒲團上的有緣之輩,實力那是一個勁的往上漲,尤其是第一個蒲團上端坐的老子,他已經達到了準聖中期境界,簡直如同是在坐火箭一般啊!其他人也不差,都有長足進步,個個喜上眉梢。
突然,鴻鈞道祖停了下來,說道:“此番講道完畢,爾等可有什麼疑惑,吾來與你們解之。“
老子首先從蒲團上站了起來,對著鴻鈞道祖恭恭謹謹的施了一禮,才問:“老師,混元為何種境界?“
鴻鈞面無表情,語氣不快不慢的回曰。“混元境界,乃是世間最高階的修為境界,為圓滿之意,幾可不死不滅。”
“弟子明白了,多謝老師解惑。”老子又施了一禮,然後坐下。
元始天尊整理了下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