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電,讓他們派出部隊渡過密蘇里河建立橋頭堡!”

槍聲如爆豆一般噼裡啪啦的亂響。東華的傑森1873式機關槍噠噠的吼叫,和美軍柯爾特機關槍(柯爾特公司出品,類似於傑森1873式機關槍)帶著喘氣的發射聲音交織在一起。間或還有手榴彈和75快炮炮彈交相爆炸的聲音。在密蘇里河東岸,在8月5日白天降臨之後,美軍先頭部隊就在他們受阻的羅克波特到奧納瓦之間約200公里的戰線上發起了全線進攻。他們似乎想拼命的將控制了陣地前沿的東華軍騎兵部隊壓回去。出動的美軍步兵騎兵部隊規模也相當的大,以整團整營級別的規模和東華軍三個騎兵師展開的防線打在了一起。而東華陸軍的四個步兵師正在渡過密蘇里河,並且在康瑟爾布拉夫斯、羅克波特、密蘇里瓦利和奧納瓦等四地構築防禦陣地。現在正是關鍵時刻,東華的騎兵如何肯讓出這段戰場的控制權?雙方先頭部隊的交手戰頓時就全線打響。美國人拼了老命進攻,東華的騎兵則死命防禦,盡了全力遲滯對手的攻勢。形勢到現在已經很明朗了,雙方的主力部隊都集中在了這個方向,一場空前規模的大決戰很快就要開始了!(未完待續。。)

第1337章 在橋頭堡

公元1875年8月6日,美利堅帝國,愛荷華州,康瑟爾布拉夫斯橋頭堡。

槍聲零零落落的響起,總沒有斷絕的時候。這是美軍的先頭部隊在和東華軍的警戒部隊交火!

在密蘇里河以東的這個名叫康瑟爾布拉夫斯的小鎮是早年由摩門教徒建立起來的。到現在規模也不是很大,只有幾千居民,都是白人,現在已經撤退。留給東華軍的不過是個空空如也的小城。但是他們卻沒有捨得放火焚燬自己的家園,這顯然是個很致命的錯誤。

佔領這裡的是東華陸軍第五師,師長黃炳昆是湖南人,字翰翔今年三十六歲,,是早年的大明遠征軍的低階軍官,和大部分遠征軍的下層軍官和士兵一樣,在第一次北美戰爭結束後都移民東華。後來又上了東華陸軍軍官學校一期(他在國內沒有上過軍校),算是東華陸軍裡面的老前輩,軍事經驗無比豐富。而他指揮的第五師當然也是東華陸軍勁旅。東華陸軍的步兵師番號現在已經超過了60個,不過只有近衛步兵師和排名前二十的步兵師是精銳骨幹,其他部隊都是由這些精銳師抽調一部分骨幹加上預備役軍官、士兵和新兵混合而成的。

正因為是精兵強將,朱胡安才把固守康瑟爾布拉夫斯橋頭堡的任務交給了他們。這個師的先頭部隊是8月2日渡過密蘇里河到達康瑟爾布拉夫斯的。隨後的5天,全師上下,在黃炳昆師長的帶領下。就像發了瘋一樣的在幹活。每個人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剩下的時間都用於挖掘戰壕,修建工事,搶運各種各樣的物資。因為他們知道,這些寶貴的時間都是騎兵兄弟們用命換回來的!正是他們拼了命在遲滯美軍的行動,他們才有了這寶貴的幾日。

現在,康瑟爾布拉夫斯小鎮已經面目全非了。鎮內的房屋要麼被拆毀,建築材料用於鎮子外面的環形防禦陣地的修建。要麼被加固又加固,成了堆放彈藥和補給的倉庫或者各級指揮機構的所在。在靠近密蘇里河的一片空地上面。還排列著18門120mm的榴彈炮!這可是第五師的寶貝,可以用來進行遠端火力打擊的力氣!出了這18門120mm榴彈炮,第五師還擁有36門75mm速射炮,這種火炮的射程較近,一般用於直瞄射擊,都放列在第一線陣地後面經過偽裝和加固的炮兵掩體裡面。

毫無疑問,東華軍的第五步兵師已經準備在這裡打一場真正的硬仗了——只要稍通軍事就能知道,不拔掉包括康瑟爾布拉夫斯在內的四顆釘子,美國人是沒有辦法放心大膽在密蘇里河以西用兵的……除非用幾倍的兵力加以徹底圍困!不過這四個點都靠著密蘇里河,只要拿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