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有在商場裡面摸爬滾打過多年可幹不了這份差事。所以,晚生的想法是在花錢的事情上和青年黨一爭高下!”
左宗棠一捋鬍鬚,臉上露出感興趣的表情,“星叔,你有什麼想法就儘管說吧。”
許庚身拱手道“既然我東林的口號是‘王不與民爭利’,那麼朝廷和官方就不應該直接經營工商,而且下官覺得,朝廷官員大多不通工商之事,強要經營必然會損失公帑,到時候就是青年黨攻擊我們的把柄。但是官府不經營工商,不等於不能經營城市。”
左宗棠下意識地問“經營城市?星叔你的意思……”
許庚身呵呵笑道“官府經營城市的事情在上海、應天和廣州等地早就不是什麼秘密了。上海府原先的知府,現在的應天府尹盛旭人就是其中的高手,馬路拓寬,城市擴建,上水下水管路鋪設,整個上海市一年到頭就沒有停工的時候。而且……這麼多工程從來不費朝廷一文,也不向民間徵稅派捐。”
“那他哪裡來的錢?”劉蓉感興趣地問。他才到南京不久,對東南的事情瞭解不多。
“土地買賣!”許庚身有些得意地道,“這位盛旭人在上海有個綽號,叫‘盛修城’,不知道兩位相爺和賅翁、霞翁可曾聽過?”
“盛修城”的名號誰不知道?這位盛康自從7年前當上上海縣令時起,這上海就成了個不斷擴建的大工地,整整7年沒有停過工,城市的規模擴張了十倍都不止。而且沒有花費官府一個銅板,而且還大大的富裕,給繼任的潘祖蔭留下一大筆城市建設經費(不計入朝廷稅收的),而這所有的資金都是搗騰土地得來的——其實這一套也不是盛康發明的,在他接管上海全縣行政之前,洋人管轄的上海租界就這麼幹過。在香港和天津,英國人同樣用經營城市推升土地價格的辦法獲取城市建設經費。
這個套路,東南一帶的地方官都是知道的,而且也都想效仿,不過真的學得像模像樣的卻不大多。畢竟目前中國的工商才起步,絕大部分地方的土地都沒有多大升值空間。
“上海的興盛之快,繁華之速,恐怕是別處學不來的吧?”左宗棠皺眉應道。
許庚身搖頭“未必不能學。上海之所以可以發展,無非是因為交通便利以致物流暢通,佔的是一份地利。而如今,我大明正在大建鐵路。截止去年年底,已經投入運營的鐵路已經超過了10000裡,在未來的三四年間,每年都將有數千裡的鐵路投入運營,到光復12年,我大明的鐵路就將超過30000裡!途徑的城鎮數以百計,商貨流通,人員往返,真不知道有多少城鎮將因之而起啊!”
左宗棠捋著鬍鬚沉默起來。現在大明的黨爭和以往不同,並不是比告狀比後臺比文章誰寫的好甚至不是比陰謀詭計,而是比做事情!朱皇帝之所以扶植濟世青年黨,還不是覺得那些濟世同學已經在工商界、法律界嶄露頭角,顯示出了很強的辦事能力?或者還有一點對朝堂臣子不會做事情的不滿吧?大明的朝廷命官有40萬!可是在辦事情上面,真的能和1萬濟世同學相比?如果真的讓他們放開手腳去修城,最後會不會弄出一堆爛帳和豆腐渣工程啊?
看到左宗棠沉默不語,許庚身又是一拱手,“相爺,盛旭人也是讀聖賢書出身的!”他頓了頓,又道,“這事情要去做才有可能成功,才有可能積累經驗,以後的事情才會越做越好。而且這天下是朱家的,最想做好事情的一定是皇上。如果咱們想要做事情,想要發展地方,皇上一定是支援的,而且不但支援,還會想辦法讓皇室財團和興業財團幫咱們的忙。如果這兩家財團中的濟世同學設法阻擾,皇上也一定會明查秋毫的!”(未完待續。。)
第1061章 兩個黨正好 第二更
月票,呼喚月票!羅羅的書友們,再拉羅羅一把吧!
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