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一聲,又衝那些正在大哭的人們吼道,“別哭了!快點把他送醫院!抬上他。跟我來!”
劉宗賢沒有等到孩子死去或者是痊癒出院就把他的家人們都攆上了火車。就像那位周大人說的,他給醫院賬房留了5塊銀元。這些錢足夠支付半個月的住院費和飯錢。那孩子還能得到一點在朱濟世看來對肺炎沒有什麼效果的藥。然後等待上天的裁決。
如果僥倖活下來,他可以自己去報名參加另一個移民團或者去當童工。在眼下的大明,只要有手有腳還能幹活,找個填飽肚皮的去處倒是不難。如果不怕跑遠路不怕和蠻夷土著打架,多半還能撐下一份家業。不過對大部分故土難離的老實巴交的農民來說,日子卻一點兒也不輕鬆。
因為這個時代中國階級鬥爭的核心——封建的土地私有制並沒有得到完全的解決!或者更確切的說,是因為封建的土地私有制得到了部分的解決,所以農民就更苦了……
就在封建芝麻官劉宗賢押著安仁鎮出來的移民登上火車,往東北黑龍江而去的時候。在他的家鄉,四川大邑縣,一群農人正聚在一起聊天。看他們一個個衣衫破舊的樣子,過得顯然不大如意。
“想想還是老早給老劉家當佃戶好,雖然存不下什麼錢,但是沒有現在那麼累啊!那個時候還有農忙農閒的,哪裡像現在這樣一年做到頭?”
“是啊,還是老早好。租個十畝水澆地,交完租子還夠一家老小十個月的吃食,再種些地瓜也能對付過一年,老婆閨女還能紡紗織布,賣出去也有兩三吊錢!哪裡像現在,都是洋布的天下,沒有人要女人們織出來的土布了。”
說到土布,眾人都唉聲嘆氣,男耕女織的生活,中國農民過了總有上千年了。可是自打來了朱皇帝,這樣的日子就漸漸到了頭。在廣東和江南,機器織布廠如雨後春筍一樣開出來!從印度和美國進口了棉花,從英國進口了機器,織出來的布價廉物美,根本不是土布能抵擋的。現在已經大量傾銷到了四川!讓小戶貧家的日子越發地艱難了。
而更讓農民困苦的,還有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逐步瓦解!呃,這個乍一聽好像是好事情。不過也就是後世的中國人會有這樣的誤解——對生產力的發展而言,資本主義的土地私有制肯定比封建土地所有制要好。但是對廣大貧下中農而言,那些失去士紳身份轉化為農業資本家的地主肯定是比原來更壞的,這是由於資本主義的剝削方式所決定的。
(說點廢話,什麼叫封建土地所有制?並不是大家想象中的土地私有加出租——要不然現在中國買房出租也能稱為封建的房屋所有制了。實際上封建所有制是體現在對人的統治權和對土地所有權合一之上的。在歐洲和日本,這種土地所有者是領主。而在中國鄉村,則是士紳地主,他們是鄉村的實際統治者,同時又是土地所有者,因此才算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實際上,他們是變相的封建領主。
而這些變相領主的統治基礎並不是騎士和武士們的武力,而是科舉制度!所以在科舉制度的一系列改革之後,相當一部分失去考試資格也沒有功名在身的地主便不再是士紳,而是轉換為普通地主或是農業資本家了。而被這些新興農業資本家剝削的勞動人民,也不是貧下中農,而是僱農,是農村的無產階級!)
“現在苦啊,給劉扒皮家扛長工,不但春秋兩季不得休息,連夏天都要到劉家的黃連地裡做活,冬天還要修水壩修水車,日子真是比黃連還苦!”
“都說現在是聖天子在朝,是光復盛世,是什麼揚威海外,拓地萬里,可咱們老百姓的日子卻連前朝都不如……”
這個話題好像有些敏感了,張張滿是怨色的樸實臉孔都緊皺著不再說話。過了良久,才有人嘆了一聲。
“說起來也不是沒有出路……安仁鎮上招募集體農莊莊戶的衙門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