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情,如果朱皇帝拿他們開刀,不但是自食其言,而且還會背個閉塞言路的罵名。今後大概沒有人再敢來請願,而請願又是地方民眾表達自己意願,對抗某些不法貪官的最後手段!
右丞相鄭洪也附和道“臣也覺得這幾個士子的本心是好的,皇上不如招他們入朝為官吧。”
朱濟世嗤的一笑,他明白鄭洪的想法,給這幾個“君子”一個官做,招安算了,省得他們整天在報紙上嘮叨。
“朕不會給他們官做的。”朱濟世搖搖頭道,“朕知道他們都是想做官的,但是朕偏偏不給他們官。他們要做官,可以領導四川士子向朕請願,請開科舉,行憲政嘛!到時候他們無論是考試還是參選立憲議員都是手到擒來的。”
鄭洪搖搖頭不再說話,朝堂上面就這樣沉默了下來。不用說,滿朝的儒生官們都是同情六君子的,而朱皇帝看來是想給這六人一點苦頭的,可是卻不想背昏君、暴君和言而無信的惡名。
就在場面尷尬的時候,外交部尚書吳春秋忽然出列奏道“安南國使者阮福洪依已經到了廣州,還提出向我大明稱臣,外部該如何回應,請皇上示下。”
朱濟世嘆了口氣,露出無奈的表情“阮福洪依現在才來已經是晚了……而且他們阮朝當年為了打敗西山朝已經和法國簽了賣國條約,卻一連幾十年不肯履行,他們那個時候也沒把自己當成是中國的藩臣,這個藩臣無外交的道理大家不會不明白吧?現在峴港讓法國人佔領了才想起來要大明庇護,實在是晚了。吳卿,你給廣州去電,和阮福洪依說,我大明不會單獨和越南媾和,如何越南真心求和應該同法國、大明一起談,不要想著以華制夷,我大明不是給越南當槍使的!另外,也可以和阮福洪依明言,我大明和法蘭西都沒有滅亡越南的意思,對於阮朝的統治,我們都是希望維護的。”
第582章 清流報和投資人老白
求一張月票
。。。。。。。
鞭炮噼裡啪啦的在應天城的四川會館門口響著。
一票在應天府經商做買賣的四川人都興高采烈地擠在一堆望著,他們在等已經名滿天下的“四川六君子”載譽歸來。這個時代的同鄉情份比後世更濃烈了幾分,特別是在應天這個地方,粵人、湘人、閩人還有江南、江北之人都有好大世面,可是川人卻總沒有揚眉吐氣的時候。
朝廷當中幾乎沒有四川來的官兒,而那些在四川號稱鉅富的商人到了應天府才發現,和那些同洋人做生意的東南閩粵的鉅富相比,他們不過是些沒什麼錢的土財主而已,根本沒有人瞧得起啊!在“四川六君子”來應天之前,唯一讓四川會館裡面的川人們自豪的事情就是朱大皇帝派人讓四川會館找幾個手藝一流的廚子進宮服務——原來身為廣東人的朱濟世也是喜歡吃川菜的。
現在終於出了個“四川六君子”,這樣的儒門聖人,怎麼不讓聚在四川會館裡面的四川老鄉們激動不已呢?至於這六個人可能得罪皇上的事情,他們倒是不大擔心的。誰不知道當今聖上是仁君?連和他打過仗的太平天國的人都有不少封了官現在住在應天(並沒有都跑去美洲),又怎麼會和幾個一心為了國家計程車子過不去呢?
白恩銘現在也站在四川會館的二門,看著門口的熱鬧,傾聽著人們用四川話誇讚著六君子如何如何的。心裡面卻是一陣陣的後怕。他已經從報紙上看到四川貢院大逮捕事件中查獲19支柯爾特手槍的事情了……肅順帶去四川的隨行人員正好是18人。加上他本人就是19人。每人都有一支柯爾特手槍!
如果自己跟著一起去了四川,大概也會被抓進去吧?
肅順是不怕的,現在大明和渤海國還沒有徹底翻臉,肅順理論上也是大明皇帝的臣子,攜帶武器去四川替上級衙門做買賣沒有什麼不可以的。至於肅順有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