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與方世傑一戰,被擊沉一艘航母,另一艘雖然沒有沉沒,但拖回到他們關島基地後,由於發現沒有了修理價值,馬上就宣告了退役。
米國的海軍力量遭到削弱,華夏海軍正處於頂峰,兩者必然會發生碰撞,並改寫雙方的勢力範圍。
自華夏建國以來,最耿耿於懷的,莫過於米國在南韓駐軍這件事了。
米國在南韓駐軍,表面上看是為了防止北韓入侵南韓,實際上卻是為了制衡華夏與蘇國。米國在華夏與蘇國遠東地帶,駐紮了這麼一支軍隊,不管是在華夏方面,還是在蘇國方面,都等於是在他們眼皮子底下放了一支利刃。
之前華夏對米國在南韓駐軍,從來沒有表示過任何不滿,這全是因為實力問題。
米國為什麼不允許華夏或蘇國把部隊駐紮古巴?而米國卻可以把軍事基地拓展到華夏與蘇國的家門口?這就是實力。
當然蘇國想要把軍事基地建到古巴境內,米國甚至甘願冒著與蘇國展開核大戰的風險,堅決地阻止了這件事的發生。
可是米國卻把勢力擴張到華夏與蘇國的家門前,蘇國與華夏卻只能乾瞪眼沒辦法。
現在,華夏在自感實力膨脹到可以對抗米國的時候,便拿韓國開刀了。當然,表面上是拿韓國開刀,其實還是衝著米國在南韓的駐軍來的。
趁米國最虛弱的時候動手,華夏這個選擇的時機還是很不錯的。
但方世傑卻有點難受了,他原本以為杜馬蘭島正在建設當中,這期間他可以好好在家歇息一下陪陪家人,誰知道卻又來了這檔子事兒。
說起來,華夏與南韓的這次衝突,是由一件小到不能再小的事件引起的。
華夏人口是個優勢,同時也是劣勢,由於人口太多,政府又大力搜刮民財,百姓的日子自然就不太好過。
看一場病可以把一箇中產家庭搞得傾家蕩產,買套房子可以吸乾幾輩人的血汗錢,每個華夏人都不容易。
重稅,高物價,生活成本高,讓每個華夏人都有一種強烈的不安全感。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天天攢錢存錢,到最後這些血汗錢卻貶值得令人沮喪。
華夏沿海地帶的漁民為了生活,天天在海上忍受風吹雨打,可是很多時候根本不賺錢,甚至賠錢!
為了能夠多捕魚,他們便長途奔波,去到幾千公里外的海域捕魚。
每年都有無數起華夏漁民被外國海警驅趕或者逮捕,難道這全是外國人的錯嗎?這也未必。
這件事,同樣也是由漁民引起的。
華夏漁民越境捕撈幾乎在周邊海域成為了稀鬆平常的事,甚至連華夏忠實的小弟北朝鮮都忍受不了而憤然逮捕華夏漁民。
當然,韓國海警也經常與華夏漁民發生衝突,這都經常見諸報端,見怪不怪了。
兩天前,同樣的事情再次發生了。兩條南韓海警船與華夏幾條漁船發生了激烈的爭鬥,最終,南韓的海警扣押了華夏的幾條漁船。
以前發生這種事的時候,華夏一般都是嚴重抗議並譴責,然後,便沒有了然後。人家韓家該判刑判刑,該罰款罰款,也沒見華夏政府有什麼動作。
可是這一次,南韓卻倒黴了。
小國就是小國,韓國這個民族狂妄自大,注重小節而缺乏大局觀,這其實也是由於民族侷限性而引起的。
韓國在看到米國海軍受到重創,而華夏卻隱隱有了取而代之的趨勢後,他們並沒有夾起尾巴做人,而仍以為大韓民族是宇宙中最強大的民族,並敢於向一切勢力發起挑戰。
說實話,南韓這一次是真急了。在這次與華夏漁民的衝突中,他們一名海警傷重不治身亡,另外還有兩名海警也受了重傷,他們怎麼能不惱火?
華夏漁民十分強悍,他們在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