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一震。
說實話,此刻這些江東臣子,鮮有人想到過奉他們的吳侯為帝。
如顧雍等輩,雖然受到了孫權一定程度上的重用,但吳會大族並未全面的受到重用,孫氏的利益也並沒有與吳會大族完全的綁在一起,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顧雍等人當然不會急著扶孫權稱帝。
張昭等淮泗集團就不一樣了,他們與孫權乃是完完全全的一個鼻孔出氣,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故而張昭眼瞧著孫劉各自稱帝,便想扶持孫權也稱帝,自己也能混個開國元老當當。
嘴角邊,一絲欣慰一閃即逝,孫權心中暗歎:‘諸臣之中,還是張子布最能體察我的心意,嗯,看來也只有子布與我是最心連心的。’
心中欣慰,嘴上卻驚恐道:“子布何出此言啊,要知孤一向都是主張興復漢室的,如今子布卻讓孤稱帝,這不是讓天下人笑孤違背誓言嗎?”
張昭道:“主公此言差矣,主公固然主張興復漢室,但如今漢室正統已斷,主公也算是為漢室盡了為臣的本份,至於劉玄德,根本就代表不了漢室正統。所以說,漢朝氣數已盡,天下當有新朝崛起,主公坐擁半壁江山,戶口百萬,帶甲之士數十萬,正當擔起上天賦予大王的一統天下,澤被蒼生的重任,所以,主公稱帝乃是順天意應民心也。”
這時,張昭向呂蒙使了個眼色,呂蒙忙道:“主公,近聞建業幕府山東,有鳳凰來儀,大江之中,黃龍屢現,天降祥瑞,正是上天授意主公稱帝建號,解救天下於倒懸的徵兆啊,正所謂天意不可違,懇請主公允臣等之請。”
如果劉備和曹操在場的話,聽到呂蒙這一番話的時候,必定會忍不住笑的吧。
這些鳳凰啊,黃龍啊神馬的,還真是閒得蛋疼啊,今天跑到鄴城興風作浪,明天轉眼出現在長安賣弄風騷,後天又出現在了建業,還真是夠忙夠神速的。
不過,這話孫權卻心裡聽得美滋滋的。對於呂蒙的“迷信”之詞,孫權心中暗喜,但卻暫不做表態,卻將目光轉向了顧雍等輩,希望這些江東大族的代表們能夠站出來支援自己稱帝。
顧雍等人的低頭不語,假作不知,卻叫孫權失望了。
正當孫權心寒之時,卻見班末站出一位年輕人,朗聲道:“張呂二公言之有理,主公此時稱帝,正是時機也。”
說話那人,年紀三十出頭,身形修長,姿態美儀,雖著一身文士之裝,但眉宇間卻吐露著幾分秀武之氣,此人正是陸遜。
陸家世代為江東大族,陸遜祖父官至城門校尉,其父官至九江都尉,可以說,在以儒術見長的陸氏中,陸遜這一支並非顯赫旁支。
當年其父去世後,陸遜舉家百餘口依附了從祖廬江太守陸康,這位陸康乃是漢朝的忠實支持者,而當時正逢袁術想稱帝,唆使孫策攻陷廬江,殺死了忠於漢朝的陸康。
陸康之死,陸氏大受打擊,陸遜成為了年輕一代中的最長者,年僅十二歲的他便一夜之間成為了陸氏家族的門戶支撐者。
孫策殺死陸康,與袁術為伍,這也成為了孫氏一生的汙點,為江東大族所不恥,終孫策一世,都極力的抵抗孫氏對江東的統治。至孫權繼位這後,雖然其頗為用心的化解孫氏與江東大族的冤仇,但陸績因為其父陸康之死,始終都本著忠於漢朝的態度,時至如今已被貶至鬱林太守,鬱鬱而終。
可以說,陸家與孫氏,始終存在著很大的隔閡,而在今天,作為陸家在孫氏政權中的唯一代表,陸遜公開的支援孫權稱帝,這顯然令多數人都感到意外。
孫權尤其欣喜,倒不是喜得自己又獲得了稱帝的一個支持者,而是因為陸遜的這般表態,代表著陸家對孫氏徹底的臣服,而能得到陸家的鼎力支援,這對自己孫氏統治的江東化無疑是一個極大的邁進。
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