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王家也過年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龍門陣越擺越多,等信有停下來嘴巴歇氣,時間已經十二點過了。原本只說來打一趟就走,後面不僅吃了頓飯,走時還順走了忠傳給信好的兩雙毛線鞋。
他後面把這鞋拿轉去贈給老張夫婦,同他們道:“大嗲喊我給你們帶轉來的,過年給你們一個一雙新鞋穿。”
屋裡這天炸酥肉,灶房裡熱油滾滾,趙盈繫著圍裙實操,黎書慧站邊上指揮:“做事要有個做事的樣子啊,怕啊怕的整啷個嘛,你輕輕從邊上放下去哪裡會濺到手上來嘛!勺子拿遠點不要沾水,你一直攪它整啷個呢,筷子不要一直攪它。看著翻黃了你拿筷子輕輕翻一轉就是,從邊上放下去。”
老張戴個老花眼鏡在陽臺上看黃曆,茶几上擺著沒有寫完的符紙。
見他來,張口自然教育起他不好好工作的事,又說他放假了還到處閒逛不回家幫忙,越說到後面,越八卦他過年要不要帶丈人來屋裡的事。他本來把鞋子拿出來時有很多的機會同他們說讓忠傳回來過年的事,可灶上滾著油,黎書慧光說兩句又到廚房去了。老張看著那鞋,一副淚眼婆娑的模樣,半晌,也不開腔,繼續去陽臺上明亮處看他的黃曆。
或許他們已經在心裡認定忠傳不會再回來了,不是忠傳忠旭在那面打工一樣,而是像已經嫁出去隨夫家走了的姑娘那樣。而對父母來說,嫁出去的人潑出去的水,從前再啷個樣,現在人家屋裡的人,手不能伸到那裡去,畢竟是她自己走出去的,得要在那邊好好過日子。
這使信有從心底裡生出一副擅作主張的心虛,幸好忠傳沒有馬上就答應要轉來過年,不然真轉來,可如何收得了場呢。
他就這樣把心裡一長串的泡泡都咽回去了:忠傳再年貨置辦的齊全,畢竟人少,冷清得令人嘆息。老張夫婦年紀已經這樣老了,從活一天算一天的角度來看,真的只有陪伴才是最孝順的方式了。畢竟別人都遠,畢竟忠傳陪他們最久,畢竟忠傳最會照顧他們......這些都沒能擺出來,他這樣在屋裡站一陣,晚飯也沒吃就逃荒一樣回了石塘去。
沒人需要這座能走到對面的橋,雙方在橋的兩邊,各自安好。
又一箇舊年過去,煙花和鞭炮在老遠的山外綻開光芒,噼裡啪啦聲炸的耳朵轟鳴,可把屋裡屋外幾扇門齊齊關上,裡面的人純粹一點兒也聽不到,不如姐姐哥哥帶那小東西在過道里叫喚的聲音真切。
“燈不亮堂,看著耍莫摔了哈,等哈兒摔痛了又來叫喚嘛。”
黎祥琴的灶臺上鍋蓋蓋著一轉兒飯菜,請客的還沒轉來,飯菜放到外面一會兒就涼了,不曉得這個客要請到哪時候才來。灶膛裡木頭塊還溫吞的燃著,鍋裡燒著洗澡水,王莉拿著盆進來,剛洗完澡,裹著毛巾的頭髮正溼噠噠往脖子裡滴水,她問母親:“有小娃兒的洗衣液沒得?”
“哪裡來小娃兒洗衣液啊。”黎祥琴從灶門前站起來,有些無措的微窘神色:“......洗衣粉一樣的洗,多洗兩道嘛,我們平時是洗衣粉洗衣裳。或者肥皂,肥皂我那裡還有塊新的沒用呢,曉得你們轉來特地喊你老漢買的。”
“肥皂洗了小娃兒面板起紅疙瘩。”她把盆放下來,走到外面喊姐姐哥哥:“么妹幫我把擦頭髮的毛巾拿來。”
“要得。”小蘭應聲,又聽她老成道:“把弟弟抱好。”
黎祥琴出來,看餘規慶抱著小娃兒跑過來,餘小蘭拿根小木條教鞭似的跟在後面,見了她,不大歡喜的嘆氣:“什麼都沒有,拿錢都買不到,拿錢都花不出去。”
她跟著王莉在廣東生活好多年,小學也在那邊上,老家的方言只能聽不會說。但她的普通話黎祥琴王正書又聽不完全明白,廣東話和普通話摻雜在一起,叫人費解又好笑:“還嫌見,那你啷個不個人把那些東西一哈買轉來呢,我這屋裡平時又沒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