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守軍兵力雄厚,而且衡南戰局事關重大,自然是派出了將近一個整編師的兵力,前來援救。但最終還是沒能頂住華軍的壓力,全線潰敗,甚至連衡陽的防守都已經開始出現了鬆動。

衡陽背後就是株洲,株洲背後就是長沙長沙陷落,那就是再也無法挽回的敗局,一直以來,衡陽都是整個湘省迎向南方的天然屏障。如果衡陽失守,長沙也不可獨存,如此危局,葉明濤也是束手無策。

軍隊戰陣,哪來那麼多的計謀和絕妙的主意呢,都是計算彼此兵力的強弱,然後合理規劃並且利用。歷史上,以少勝多並不罕見,以弱勝強卻從未出現。

華軍根基紮實,物資充裕,只要中規中矩,平推硬打,**軍就毫無辦法可想。除了消耗,沒有其他的道路可以走,所謂游擊戰,從來都不關乎大局勝敗。

決戰若勝,則此戰可勝,什麼敵後戰場和機動作戰牽引,都是廢話連篇。無論那個時代,大規模的正規軍,都需要依賴後勤。冷兵器時代還沒有這麼明顯,至少只是依賴糧食,兵器的消耗還不算眼中。

可是在熱兵器時代,沒有補給就是渣滓,子彈總不能靠搶掠來獲得吧?至於說天天在敵佔區搶奪對方的補給品?這簡直是拿全軍上下在開玩笑,而且也沒有意義。

人數少還可以玩得其,規模超過一千,就根本玩不起這種流竄作戰

帶著懾人的隆隆巨響,灰狼II型坦克一馬當先,衝入了縣城。駐守的軍隊還有一小部在頑強抵抗,做著困獸猶鬥的舉動,不過已經無關大局,撲滅也是轉眼之間的事情。

帶著自己的加強團,農鵬明成為了第一個攻入衡南的將領,這在戰功的計算上,肯定又是濃墨重彩的一筆。此時那章黝黑而有些秀氣的臉龐,卻是洋溢著笑容,坐在自己的裝甲車裡,聽著通訊員向自己彙報戰局演化。

資訊通暢,戰局指揮靈活多變,這使得對將領的天賦要求,降低了許多。不要小看著點,以前的戰爭,派出去的部隊,主將是難以指揮排程的。

或勝或敗,都由不得自己。

哪裡像現在,可以透過與前線排級軍官的無線電聯絡,直接掌握一線戰鬥情況,然後根據實戰安排進一步的作戰計劃。進退有度,組織嚴密,並且臨近的作戰小隊之間,還可以進行緊密無暇的配合。

這就拉近了彼此之間指揮官的經驗差距,因為華軍的軍官不需要事前就進行完美的預先判定,而是可以在實戰之中進行適度的調整。

哪怕對手是戰術指揮非常高明的百戰老將,對於這樣的遠距離指揮,也是無能為力。或許不會全部小隊都能完成自己的戰鬥任務,但在整體實力上,已經是佔盡了優勢,對方沒有多少空子可鑽。

衡南陷落,衡陽岌岌可危,而長沙更是朝不保夕,李濟深也是真的急了。他還沒有完成軍事動員,屬下的將領們,此時對於李濟深已是陽奉陰違,前線損失的部隊,也多是他自己的嫡系。

現在的他,已經沒有足夠的實力去威懾其餘的實權軍官,哪怕他是黃埔的副校長這個時候,誰又願意為了報答自己的恩師,而去犧牲掉自己手頭的兵力呢

**軍固然有著精銳,南征北戰數年,可堪強兵。但因為最近擴招得厲害,許多部隊都是人數上去了,素質反而下降了。打順風仗還可以,打硬仗實在是夠嗆。

不是李濟深無能,而是他沒有時間,將這些新兵調教成像黃埔軍那樣的雄師勁旅。戰爭可以磨鍊軍隊的戰鬥力,但那是有著極限的。如此潰敗,這不叫練兵,這叫消耗殆盡

每戰必定折損三成以上,而且毫無勝績,士氣低落,軍心渙散,長此以往,根基必然崩壞。原本時空的歷史上,**軍就是和日本拼光了元氣,讓紅門竊取大好江上。許多小白不懂這裡面的道理,還以為姜瑞元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