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部落來講,這輪令人難忘的久旱逢甘霖的行情,其意義不亞於蘇聯紅軍在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2005年底,就有私募基金的精英人物認為:當時中國經濟領域中最大的,也是十分難得的機遇就是投資於股市。不過,此時絕大多數熟悉中國股市前幾年狀況的人們已經無法相信這個判斷,因為人們已經被前幾年的大熊市跌怕了,甚至連一些券商的高階管理人員都在懷疑中國股市的前途,“紅旗到底還能打多久?”此論調可不是少數人觀點。

如何選擇信託產品(4)

股市是一個只有少數人才能看見大機會的市場。事實印證了私募精英的敏銳看法。短短的半年時間,滬市指數由1000點漲到1700點,抓住機遇的英傑們賺的盆滿缽溢。在這輪行情中,精英私募基金的收益率普遍達到了200%以上,部分精英人物在這半年中的個人收入更是比此前的一輩子還要多上了許多。

2006年的股市給予了耐心的堅韌者以豐厚的回報,也再次證明了華爾街的經典說法:“你如果能在股市熬十年,你應能不斷賺到錢;你如果熬二十年,你的經驗將極有借鑑的價值;如果熬了三十年,那麼你定然是極其富有的人。”

在這次豐厚的回報來臨前,中國的私募基金已處於崩潰的邊緣。在2001年時全國有影響有規模的私募基金,也就是規模在五億元以上的私募基金超過百隻,經過此後四年的大浪淘沙,2005年底,全國剩下的能夠正常運營的精英級私募基金已經不到那時的十分之一了。但就是這十分之一的精英終於笑到了最後。私募基金的頑強生命史相對於公募基金而言,“私募基金”或“地下基金”是一種非公開宣傳的、私下向特定投資人募集的一種集合投資。

國內主要私募基金的發展歷程

第一階段:1993~1995年

1993年之前,滬深交易所的投資者主要是個人投資者,該時期政策法規禁止法人機構購買二級市場上的股票。這造成了全國的投資高手以個人投資者為主,此前這些個人投資高手在原始股的認購上已經完成了原始積累,已經具備了相當的實力。1993年,政策法規開始允許證券公司與信託公司等非銀行金融機構可以買賣二級市場股票,為了解決自營技術與自營責任的問題,一些負責自營的證券公司與信託公司與部分職業大戶形成了二級市場的聯盟,最為典型的是部分民營機構在一些大券商的扶持下高速發展壯大。戰場上形成的友誼最珍貴,久而久之大家形成了互惠互利的信任關係,而部分大券商和信託公司的角色亦轉換成代理人,把部分大客戶的資金中介交與私募基金進行投資。此時,市場上的最活躍股票基本上由私募基金創造,比如說1994年逆勢暴漲的牛股蘇常柴與界龍實業。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如何選擇信託產品(5)

在這個階段中,海南的信託公司,滬深兩地的股評家,遼寧、河南、浙江、廣東地區的券商,以及當時異常紅火的武漢交易中心對中國私募基金的發展起到關鍵作用。

第二階段:1996~1998年

此時爆發了中國股市第一次參與群體比較廣泛的大牛市,證券公司的職業素質有了較大的提高。同時新股擴容達到了歷史上的高峰階段,一級市場也非常活躍,新上市公司有大量的閒置募集資金。

在這樣的背景下,有許多證券公司開始了資產管理業務,其主要客戶群體是其作為主成銷商的上市公司。部分有大資金關係的民營機構也開始了以認購新股獲利為主的證券業務,這種風險收益也吸引了大量的銀行資金。

相對來講,這個階段是機構投資者獲利最為容易的時間段,但是由於證券公司自營盤的逐漸獨立以及大戶透資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