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頁(第1/2頁)
章節報錯
&ldo;帝國軍會直接攻來嗎?採取迂迴路線的可能性呢?&rdo;
&ldo;戰略上的優勢和補給上的考慮,我想帝國軍沒有避免直接前進的必要吧?他們應該會選擇最短的距離直取波尼斯,逼我們提早決戰。&rdo;
&ldo;從威爾星域開始,我們的星域都是有人住的行星。已經不能說是邊境地區的蘭提,是阻止敵人的最後防線了。&rdo;
&ldo;這同時也是時間上的問題,實在是不得已啊!&rdo;
他們所說的時間不是純粹由軍事條件方面來說的。反而大多是政治上的要求而使得他們的時間受到侷限。
同盟政府會不會只防衛首都波尼斯而棄其它星域和住民於不顧?-這種疑慮和恐懼的聲音匯整合河,經過看不到的渠道由各個星域流入了波尼斯。
從戰略戰術來說,為了將最少的兵力做最大最有效的活用而不得不收縮戰線,和遠道而來集結于波尼斯前面的敵人決戰,這種使兵力佈署偏重於首都波尼斯的戰法是有其大義名分所在的。
但是,自從地球上誕生城壁都市以來,人們就存在著一種疑惑-權力者是不是會以大義名分為盾,把應該用來保護民眾的武力獨佔來只防衛自己?
這種疑惑如果不斷成長,恐懼不斷高升的話,在現實的情況中被置於帝國軍的威脅下,邊境各星系的行星政府就可能對沒有打算防衛領土和住民的同盟政府發出脫離同盟或中立化的宣言。
一聲悲鳴就會成為使群眾心理爆發的導火線,最壞的情況,甚至可能造成從金三角迴廊的出口到夜神星系附近的人口稀薄但面積廣大的區域林立著名為中立實為帝國的附屬國家群的情形。
基於這種顧慮,同盟政府必須藉著作戰、勝利來維繫著他們對同盟的忠誠心。同盟政府當然不想承認這種事態會發生,但是事實上,面對同盟聯邦政府能力不足以保障各星系安全的指責,政府連一句話都不能反駁。
三年前,政府和軍部的強硬派勾結,對帝國領域發動無謀的侵略,結果把所有戰力的大半都葬送在犀牛星域的愚行,至今仍令他們悔恨不已。
結果,由於這種種的情況,統合作戰本部遲遲無法制訂出整合的戰略。在戰略上被強迫立於不利的立場及兵力的不足,使得他們如同身處在架構於恐懼和虛無之間的小橋上,戰戰兢兢在上面左往右來,醜態畢露。
隨著決戰日子的逼近,最後大勢就為宇宙艦隊司令部所掌管的戰術層面所頂替了。而戰略方面可以說沒有任何可以利用的地方,這是非常悲哀的地方。
統合作戰本部長德森上將因為態度上的表現而暴露了他和政府部分要員勾結,才成為軍部最高負責人一事,表面上雖然不怎麼狼狽。
但是事情的發展已使得他完全失去了積極性和自主性,只要國防委員長沒有下命令,或者部下沒有任何進言,他就什麼都做不來。
他只是在提送上來的檔案上簽字,處理一些日常的事務,把自己關迸偏執的自閉柵欄當中,對迫在眼前的危機置若罔聞。
就這樣,同盟軍被置於&ldo;一戰就不得不勝&rdo;的狀況下。現在誰也不問&ldo;如果輸了怎麼辦&rdo;的問題了。
奇妙的是,除了德森之外,在極短的時間和有限的距離內,被賦與&ldo;正面決戰&rdo;目標的同盟軍部,整體呈現出活絡的氣氛。
或許是戰術層面的狹小容易讓職業軍人有踏實的感覺;也或許是除了阿泰兒之外,這些人在兩年之後的今天,有了和帝國軍正面作戰的機會而刺激了他們本來的好戰本性。
總之是在眾人的一片興奮討論聲中,邱權發表了意見。&ldo;真希望戰鬥開始的時間能晚一點。&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