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這個方法我也考慮過了,但是,有兩個因素使我不得不放棄。&rdo;

&ldo;你說說看。&rdo;&ldo;第一,深究政變派的心理可以看出,他們為了突破困境,很可能會不擇手段,將首都的政要當作人質,萬一他們把槍頂在諸位的頭上,前來脅迫交涉,屆時,我們也只有束手無策的份了。&rdo;

&ldo;……&rdo;

&ldo;第二點更為危險。當時,帝國內部的動亂已漸平息,我方若包圍波尼斯,好整以暇地等待政變派自取滅亡,那麼,帝國新上任的最高統帥,凌雲侯爵-那個戰爭天才,很有可能會挾其勝利餘威,大舉發兵攻來。

那時,艾倫伯爾除了老百姓外,只剩下寥寥無幾的警備兵和管制員而已,後果有多嚴重,相信各位也可以想像得到。&rdo;

阿泰爾喘了口氣,他很想喝一口水。&ldo;基於以上兩點,我必須速戰速決,在最短時間內解放波尼斯,讓政變派在心理上產生敗北感。如果大家覺得這樣做應該受到責難的話,我也無話可說。不過,若不能提出比這更穩當的代替方案來,我本人暫且不談,只怕那些在戰場上奮戰抗敵、衝鋒陷陣的軍官士兵,也難以相容吧。&rdo;

這種帶有恫嚇意味的說話技巧,對阿泰爾來說,只能算是不得已而為之的賣弄口舌罷了。他希望透過這種方法來保障自己的安全,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的方法。

不過似乎奏效了!審查官們交相耳語,還不時對阿泰爾投以忌恨的目光,看來似已再無辯駁餘地了。唯一例外的是何意,他轉頭打個哈欠,似乎不勝其煩。

過了一會兒&iddot;艾爾夫曼猛地乾咳一聲,說道:&ldo;那麼,這件事暫且不提,我們來談下一個問題。在與解放首都第十一艦隊交戰前夕,你曾對全體官兵說過,&l;國家的興亡與個人的自由和權利相比,根本不值一文&r;,聽過這番話的人證多得是,錯不了吧!&rdo;

第186章 一定不幹了

阿泰爾聞此不由得有點愕然,他沒有想到這些人為了從各方面打到自己,這麼煞費苦心,不過他們似乎把熱情用錯了地方,也許正字墮落之後的政客都是這幅嘴臉吧!

他們已經不知道羞恥是什麼東西了,這對民主社會的國家來說是一個非常悲哀的現實,政客以玩弄選票和民眾實現自己慾望為出發點,相反為社會服務的意識到退到一邊了。

阿泰爾努力剋制這自己的怒氣,儘量用平和的口氣說道:&ldo;雖然說法不是一模一樣,但我的確曾經說過相似的話。只是有什麼問題嗎?&rdo;

阿泰爾如實的回答道。既有人證,否認也沒有用。而且他也並不認為自己所說的是錯的,雖然他不是每次都對,但是,那時所說的一切確是千真萬確的。

國家是由人組成的。表現的是一種集體利益訴求,事實國家和個人的關係有時看起來確實非常的矛盾,沒有人,就沒有國家,沒有國家,只有有人,就一定會建立國家。

從這點來說,人類一直是需要統治的群體,這或者是人類生存的現狀決定的,人類只所以強大,是因為作為一個集體和強大,並不是作為個人來強大。

從這點來看,人和國家,哪個是本?哪個是末?未必能明確的分辨清楚,但產生在這個立論上的論點也不是錯誤的?

沒有人,就沒有國家,所以人才是國家的主體,國家和個人之見並不是充要條件,這不是很清楚的事情嗎?國家滅亡了,只要再建造就可以了,曾經一度滅亡卻又復興的國家,歷史上比比皆是。

當然,有更多的國家一旦滅亡,就再無中興之望,但那是因為該國在歷史上所扮演的角色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