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能讓這個“有關部門”不再懷抱琵琶半遮面?為什麼不能讓普通老百姓知道每次事故該什麼部門負責任而又沒有負責?為什麼不能把這個“有關部門”的面紗摘掉讓它露出真面目?而我們什麼時候才能不再看到這樣的模糊概念的報道了呢?

把樹栽在土裡吧

眾所周知,樹是長在土裡的。但很多時候我所見到的樹是栽在空氣裡的。3月12日植樹節一過,全國從南到北又開始陸陸續續地植樹了。各地都有行動,各地都有口號,忙活個一個多月,便是捷報頗傳了,一大串喜人的數字出來了,這個市植樹XX萬株,那個市植樹XX萬株,全國植樹XXXX億株。數字大得驚人,數字讓人心下產生無限驚喜,數字讓人心裡充滿希望,哇噻,我們的神州真正的成了綠色之國了。

如果說是植樹只是從今年開始,我們也不會產生懷疑。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樹木栽在地裡總也要長個十年二十年的方可成材,方可綠蔭遮地,才能固沙防風,才能招致風調雨順,你急什麼?可是據我所知,從建國時起,我們全國便開始了植樹,植樹的規模更是一年比一年大。如果有好事者查一下歷年植樹的數字檔案,恐怕我國從過去到現在植的樹,把中國地圖罩個三層五層的也說不定,那組數字實在是龐大。可事實怎樣呢?我曾經從北走到南,所見還是光禿禿一大片。華北告急,西北告急,風沙緊逼北京城;長江大水,嫩江大水,黃河斷流,飛蝗蔽日,旱災澇災少塵暴……我們的樹在哪裡呢?還不都是栽在空氣中了嗎!

這樣說,有些籠統。我的家便是在素有樹木之鄉的小興安嶺的伊春林區,我在那裡生活了三十又三年,對植樹真是體會多多。據說,從解放後伊春林區為國家供獻了6。2億立方的木材,這些自然都是天然林了;還據說,伊春人民自周總理1970年提出“青山常在,永繼立用”的號召那一天起便開始了植樹,並自豪的補充道:“伐多少樹,補多少樹”。伐的樹有憑證,走過一山又一山,山山都是光蛋蛋;植的樹卻找不到憑證,走過一山又一山,山山還是光蛋蛋。那麼植的樹都在哪裡呢?植的樹都在空氣裡、在報表上。

難道他們敢昌天下之大不韙不栽樹嗎?非也,他們栽樹,確實栽了很多樹,但都栽在了空氣裡。每年植樹節一到,國家的撥款到位了,領導的口號喊出來了,群眾行動起來了,山邊道邊紅旗招展,轟轟烈烈的一場群眾植樹運動開始了。先在道邊栽,道邊是眼圈兒,領導坐車巡視時看得見;然後是山邊兒,山邊是眼眉,哪個領導興致好了興許去摸一把;再然後便是綿綿的大山,群眾一捆捆樹苗扛上山去了,然後扔在溝裡去了,頂多有幾個負責任的人也不過在山上用鐵鍬挖條縫把樹苗往裡一夾萬事大吉。可憐的是那些樹苗了,沒栽的自然爛掉,栽在山上的也是一年青二年黃三年見閻王(他們栽的都是松樹,有油脂,扔在太陽下曬上半年還是綠色的,看不出死活)。你可能說這樣的栽樹真是犯罪,也確實如此,不過幾十年了,犯罪從開始是,到現在還是。領導要的是數字,有數字他就算完成了任務,他就可以升遷,沒等看到樹綠呢他又到別的地方領導大家栽樹了,樹活不活是它自己的生命力決定的;群眾要的是工資,只要有數字他就能開出支來,樹木活不活也不是他家的。其結果這些樹便全栽在了報表裡,栽在了空氣裡。

我在林區生活了幾十年了,所見的禿山還是那些禿山,平崗還是那些平崗,我們栽了很多樹,可是林區的樹卻是一年年在鹹少,鹹少到大家不得不捨棄家園去流浪。

大家還是把樹栽在土裡吧,哪怕你只栽一棵樹,能讓它活也成。 。。

至愛真情

老張是個漂泊作家,三年前老張帶著妻子兒子來到這個城市,在城郊結合部租了間農民房,靠給地攤雜誌寫稿維持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