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這僅僅只是基礎。學校只能讓人得知;要有智成士;還需要有德、有行、有思;因此‘人人成士’就只能是一個永可趨近;不可為真的理想。”
“人世間;即便百年;乃至三百年之後;民與士依舊是不可重合的。我們可以指望在百年裡;百人中有十人成士;可到三百年之後;百人中也沒辦法有二十人成士。但一士領十人之心;百人十士;已足以穩天下;護大義;因此……”
李肆停步;看住李克載:“不要被民意遮蔽心眼;該看的是兩點;一是士大夫;一是民人轉為士大夫之途是否通暢、寬闊。”
李克載沉吟著;就覺豁然開朗;父親這話並沒有針對眼下課題給出具體意見;初聽似乎還是玄之又玄;可這邪卻將“最後一環”所處的大環境描述清晰了;本質解釋清楚了。
“要劃皇權之界;就先得把治權之界劃清楚;現在宰相推選之變;就是辦這事的;黨爭之制也只是手段。”
李肆還是作了說明;話題也落到了實務上。
李克載眼中發亮:“兒臣就在想;如報紙所提的一國大議;普選宰相;似乎將這治權之界擴得太開;藏汙納垢;根骨不實。而黨爭若只在兩院和政事堂;這治權之界又太小;立不穩當。因此……宰相推選要向內收一些;黨爭卻要往外擴一些”
李肆道:“這只是細節;注意應需而生;應時而變就好。劃定了這治權;再來劃皇權;就一目瞭然……”
說話間已來到舒妃寶音的雕像前;雕匠顯然是位大師;即便毫無色彩;只是樸素的青石人像;也將一位亮麗而活潑的草原女兒生動地展現在觀者眼前。手扶氈帽;正要上馬的少女滿臉歡笑;讓李肆心神也驟然一晃;話語也猛然停住。
此時祠堂中已進了不少人;一尊尊雕像地觀覽著;他們就在李肆父子和於漢翼身邊走過;並沒察覺到;正盯著舒妃雕像沉默不語那個老者就是聖道皇帝;而一邊恭謹立著的雍容中年;就是當今太子。
“克載;四年;四年後;這擔子就該你挑著了;皇權要怎麼劃界;你自己來。”
李肆低聲嘀咕著;李克載兩眼圓瞪;難以置信。
“不管怎麼劃;你且記得;國憲是皇帝的權柄之根;大判廷是皇帝的責任之根。”
李肆對李克載的震驚視若未見;道出這話後;從於漢翼手中接過抹布;開始擦拭寶音的雕像。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
第一千零三章 政黨大爆炸
() 當李克載來到政事堂時,見到的是一派雜亂景象,閣臣們吵得天翻地覆,周煌是一副慷慨赴義之狀,袁世泰也一臉堅定地高聲嚷道:“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見李克載出現,眾人目光全投了過來,不少人臉上還有不忍,似乎想為周袁二人說清。在他們看來,周袁兩人勾連兩院,鑽宰相推選制的空子,是敗壞朝政之始,皇帝該是不容舊局崩解,太子定已領了皇帝之令。
“還有袁世泰麼?好,這下兩邊齊了……”
袁世泰是典型的王道派,政見偏向獅黨,認為國家該儘量對工商放手,上層的精力該集中在軍事外交上,爭雄寰宇,跟周煌正好針鋒相對。
“陛下就只說,既然大家都爭起來了,就去中極殿談個明白吧,選個合適時間,主題麼……”
面對股股期盼的目光,李克載給出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答案:中極殿大議。而大議的主題該是什麼,父親之前在宏德祠裡的話又迴盪在李克載心中。
讓士大夫守住天人大義,讓民人通往士大夫之途徑寬闊暢通,在此基礎上,建立以宰相提領兩院和政事堂的治政格局,建立以黨爭為骨的權柄格局,勝敗不破底線,這就是英華政體的最後一環。
“宰相將掌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