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待十五萬西園軍精銳,到秦潼關與英王殿下匯合,燕京的形勢就差不多能明瞭了。
董潘猜不透陳海在想什麼,問道:“你不去秦潼關?”
“數十萬饑民嗷嗷待哺,文大人的意思也是要我與子驥暫時先留下來善後,”陳海他並沒有受到英王贏述的召見,也不願意去見英王贏述,笑道,“再說了,燕京城都是大人物的舞臺,我一個小角色跑過去湊什麼熱鬧?董爺也不是沒打算去燕京嗎?”
現在除了屠子驥率一萬精銳繼續留在潼北府,處理後續的饑民賑濟、戰俘安置外,陳海也將繼續留守潼北大倉。在燕京形勢徹底穩定之前,潼北府、南樟府所在的秦潼山中麓、北麓,將始終是西園軍的大本營。
當然,董潘作為客將,也沒有急著率千餘河西道衙兵,進燕京城去湊這個熱鬧,他、吳雄及裴晉華等人,與董寧等河西子弟都暫時留在潼北,要等時局平復之後,才考慮下一步的動向。
這也是河西的意思。
要是太子贏丹不甘心看到大勢已失,想拼死一搏,他們這點兵力也發揮不了什麼作用;倘若益天帝順利重掌帝權,贏術受封太子,也少不了他們這邊的好處,到時候再去燕京也順理成章。
而樂毅作為黑巾兵的主將出現在黃麋原的戰場之上,已初具一代名將之姿,董潘就能明白黑巾兵的驟然強盛,與陳海所編寫的《練兵實錄》有關。
第二百零一章 獅城嶺道院
(繼續一更)
送走率領殿後兵馬趕往秦潼關的騎都尉趙融,陳海邀董潘、吳雄、董寧等人,進潼北倉城作客。
姚啟泰、姚軒父子起疑心窺破流民軍在野狐嶺所佈的迷局,也才過去一個半月,總數高達四十餘萬的戰俘、饑民都還在陸續的往外轉移安置。
潼北大倉這邊是最重要的一箇中轉節點,大量的饑民、戰俘都要先集中到潼北大倉來,之後或遣歸故里安置,或貶為奴籍,補充到官營的礦山、鑄造場、田莊勞作,或賞賜給有功將領充當戰利品。
倉城內外難免有些混亂,無數虛弱不堪的饑民、戰俘,在城牆腳根裡麻木的或躲、或臥,都聽天由命的等著下一步的安排,似乎就此餓死、病死,也都沒有再掙扎的心思——倉城的官吏直接在他們衣服上標明下一步的去向,董潘他們沿路走過,能看到有一大批人是要直接轉移到聚泉嶺安置的。
看到絕大多數人都虛弱得隨時會倒斃道側,董潘問道:“聚泉嶺那邊真要都收下這些戰俘?”
“是啊,”陳海微微一嘆,說道,“這些戰俘貶為奴婢,軍中卻沒有哪位將領願意當成戰利品接收,而潼北大倉真要立時將這些虛弱之人分到諸礦山、官田充當苦役,鞏怕是絕大多數人都活不過兩三年。聚泉嶺沒有什麼田地,但挨著大湖,所獵魚獸還算充足,再一個潼北熬過饑荒,糧食也沒有那麼緊缺了,那就只能先送到聚泉嶺養著……無妄殺戮也並非我修習兵術、武道的本願。”
董潘、吳雄都是鐵與血裡廝殺出來的將領,手裡不知道沾染多少鮮血,對雙手同樣染滿鮮血的陳海如此說也不以為意,董寧卻是動容。興許是性情軟弱的緣故,她總覺得饑民不得賑濟,聚眾譁變而掠襲鄉野,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眼前這些戰俘太是如此的虛弱,陳海真要是不出手,怕真是沒有幾人能活過後年。
“就聽說你在聚泉嶺搞得聲勢頗大,卻還沒有機會過去做客……”董潘說道。
“董爺與郡主要是不嫌棄,與諸多師兄弟們,都可以暫時到聚泉嶺住一段日子;燕京那邊怕一時半會都不能消停下來,大家怕是還要過一段時間才返回燕京。”陳海說道。
潼北的戰事算正式了結,文勃源、樊春率西園軍主力南下,與英王贏述匯合,要兵逼燕京城,道衙兵及董寧等河西子弟,一千兩百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