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上心頭。他本欲差人暗訪秦檜下落,扶植秦檜來對抗主戰派。想不到張浚這時卻來立薦秦檜,說秦檜是天下奇士,可擔當大任。
趙構心中竊喜,順水推舟的將秦檜任命為樞密使。
趙構這個如意算盤打的極響,秦檜的為人趙構心底清楚明白,而樞密使為樞密院之長官,負責調配軍事。這也是宋朝軍事闇弱的原因之一。
為了防止武將作亂,趙宋皇家以樞密院來鉗制武將。簡單的說掌兵大將負責屬下軍隊的管理、訓練、戍守、升補、賞罰等政令,但無權力發兵,即便戰事再為緊急,沒有樞密使的指令,地方大將無權調派大軍。同時樞密使有發兵之權,卻無統兵之重。
雙方互相牽制。
在歷代皇帝眼中,這是壓制武將壯大的絕妙之法,但卻忽視了兵貴神速這四個字。每每出兵都要秉呈,使得武將不能放開手腕,屢失戰機。
趙構以主和派的秦檜為樞密使,用意不言而喻,正是打算用他來鉗制主戰派的大將。
秦檜連日的表現也未令趙構失望。
比起當年秦檜初入朝堂時的那份意氣風發的張揚,受到教訓的他,如今已經成為一個沉穩可靠的人物。
至少在趙構的心底是這般認為的。
秦檜察言觀色,問道:“陛下可有心事?”
趙構點頭道:“朕今日正為一事煩憂,不知如何抉擇,想聽聽愛卿的意見。”
秦檜萬分虔誠道:“願為陛下效力!”
趙構肅然道:“此事關係我大宋安危,不可不察,更加不可從輕考慮。昨日,張相上疏彈劾劉光世,表示劉光世無才無德,不足以擔當大任。朕也覺得甚有道理,對於劉卿多年來的表現,朕以是失望透頂,不在對他抱有任何期望。”
秦檜附和道:“臣下也覺得劉光世之才,不足以號令兵馬。”頓了一頓,續道:“陛下可是在為劉光世創立的淮西軍的歸屬而煩憂?”
趙構點頭道:“確實如此。”
秦檜若有所指道:“張相公文武全才,乃當世之孔明。他既然提出此意,應當有應對之法。”
趙構眼中閃過一絲忌憚,道:“張相卻有提議,他認為呂祉文武雙全,可當此重任。”
秦檜並不奇怪,這呂祉正是他秦檜向張浚提議的人選,但在這一刻,秦檜卻是一臉的驚訝,失聲道:“怎會如此?呂祉此人卻有幹略,但對付一般蟊賊尚可,可面對金齊,卻未必有這能耐。何況他是張相公一手提拔起來的心腹謀士……”
說道這裡,秦檜若有所悟,趕忙閉上嘴巴,不在言語。
聽秦檜此言,趙構眼中的忌憚之意更勝,張浚獨相,地位正是一人之上,萬人之下,更兼大都督職位,負責北伐偽齊。可謂朝中軍政大事皆由他斷定。如此位高權重,這一刻又意圖染指軍權,打算將劉光世的五萬大軍歸為都督府的直屬部隊。
趙構本是多疑之人,張浚如此做法,他焉能不心生疑慮?秦檜這“無意”中的失聲,正讓趙構疑上加疑,心中一驚思道:“張相不滿現狀,意圖手握兵權,將軍政大事集於一身,難道?”
趙構幾乎不敢想象下去,一個最親近的宰相若又了謀反的意圖,那後果會是多麼嚴重。尤其是現在,在羅騰飛、岳飛、吳玠等大將的努力下,宋王朝憑藉頑強的鬥志,漸漸走出當年被金國驅趕成喪家之犬的慘象,漸漸得到了百姓的支援認可。
在這個時候,若來一場叛亂,導致的後果很可能將宋王朝一舉推向滅亡。
趙構面上不動聲色,問道:“那以愛卿之意,誰更加適合統帥劉光世這支軍隊?”
秦檜道:“誰最善戰,誰最適合。觀我大宋戰將,唯有嶽太尉、羅上將軍能夠當此重任。若將他們細分,嶽太尉可比韓信,智勇雙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