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已經有十餘日難以安睡了,一雙眼睛佈滿了血絲。
朱勝非見岳飛如此模樣,心中暗歎,岳飛稟性剛烈、耿直,上書言事有一說一,那是字字珠璣,金玉良言,但卻令趙構不喜,早已心生不滿。
他無奈的搖了搖頭。
趙鼎長嘆了口氣道:“鵬舉,此事就到這裡吧。”
“這怎麼可以!”岳飛粗聲抗辯:“襄漢戰局,關係大宋存亡,豈容馬虎。”
“官家已然決定,又為之奈何!”朱勝非言語中透露著一絲辛酸,宰相一職看似輝煌一時,但箇中滋味實不足為他人到也。
尤其是象朱勝非這般,想當一個為國家出力的好宰相,更是如同背上萬千包袱。每每跟皇帝政見不一,要檢舉皇帝錯誤時,朱勝非都會有種高處不勝寒的感覺。
尤其是襄漢戰事,他跟趙鼎力挺岳飛,卻讓趙構暗疑他們文武勾結,懷有莫大委屈也無苦去訴。
岳飛能體諒朱勝非、趙鼎的難處,將心一橫道:“嶽某也不為難兩位相公了,兩位相公助嶽某之情,嶽某必不敢忘。時間緊迫,某當親自面君陳述利害關係。”
“不可!”朱勝非、趙鼎聞言同時色變,齊聲高叫了起來。
岳飛驚愕不解。
趙鼎苦笑道:“官家是不會見鵬舉的。”
朱勝非道:“在兩日前,鵬舉可曾上疏官家,奏章中有言‘襄漢戰事,關係重大,太尉之能,不足克復’?”
岳飛點了點頭:“卻有此言,當時嶽某心急,言詞有些不當,現在想起也頗為後悔,但所言卻是字字屬實,並無任何不實之處。”
“那鵬舉可知官家,堅持奏章的反應?”面對朱勝非的詢問,岳飛搖了搖頭。
趙鼎深深的看了岳飛一眼,一字一句道:“官家當時勃然大怒,叱喝說‘朕固知非岳飛不可也!’”
岳飛面色慘白,趙構此話言外之意,顯然是認為岳飛爭功,貶低他人抬高自己。
即便是岳飛問心無愧,也不由一陣心驚。
趙鼎拿出了一份戰報,道:“這是張太尉不久前上表的戰表,鵬舉且看看。張太尉一路凱歌,所向披靡,鵬舉此時即便進得了宮,官家也會以此戰表來叱責鵬舉,對於鵬舉大事不利……”
趙鼎語重心長,還待要說,卻見岳飛那挺拔的身軀晃了一晃,手中戰報竟握不住,掉落在地,神情悽楚口中唸叨:“完了,完了,大宋之禍,由此開始。”
朱勝非、趙鼎相繼色變,忙問緣由。
岳飛眼中無神直愣愣的說:“太順利了,一切太順利了。襄漢對於我大宋至關重要,對於偽齊也是不可或缺的戰略要地。張太尉一路北上,竟沒有遇到任何頑強的抵抗。如此反常,十之八九乃是計也。”
岳飛想到張俊戰敗的後果,打了一個激靈,叫道:“兩位相公,嶽某告辭了。”
朱勝非搶先一步抓著岳飛衣袖,駭然道:“鵬舉,這是去哪?把話說清楚……”
“回鄂州,援江陵。”岳飛神色肅然“張俊一敗,敵軍兵鋒必指江陵府,江陵府地處長江中上游,江漢平原西部,南臨長江,北依漢水,西控巴蜀,乃必不可失的戰略要地。江陵府一旦丟失,偽齊、楊麼的南北夾攻計劃成型,金國又豈會錯失良機?屆時水戰有楊麼、陸戰有金國,還有偽齊的十萬大軍作為後盾,大宋危矣!!!”
岳飛將心中的憂慮一口氣說了出來。
朱勝非、趙鼎聽後嚇得幾乎癱倒在地:一切若如岳飛口述這般,大宋可真要重蹈當年靖康之恥的覆轍了。
朱勝非道:“趕快進宮面聖,陳述利害。”
“來不及了!太尉之敗就在日餘之間,哪有時間等官家考慮證實。”岳飛果斷道:“兩位相公可速進攻讓官家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