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保安,這輛車你不用管。”
保安聽到有了呼喊他,回頭一看,愣了一下,這開口的是自己的頂頭上司,這家酒店的老闆,當下連忙朝著孟方露出一個歉意,退了回去。
這保安也是挑眉通眼之輩,老闆的語氣很明顯的傳遞給他一個資訊,這開著路虎的男子大有來頭,作為在京城土生土長的本地人,這保安也深知京城這塊地方的水深,人都不能以外表相貌來看,很有可能在街頭上買菜的老太太或者老大爺就是某位高官的親戚。
“孟少,您能來我店裡,老徐我真是蓬蓽生輝啊,包廂已經安排好了。”孟方下了車門內,酒店老闆一張笑臉就迎了上來,巴結道。
“徐老闆,飯我就不吃了,我這次是陪我妹妹逛逛琉璃廠,不過一時找不到停車的地方,正好想到你的酒店就在這附近,所以打算把車子停在你這裡,沒有問題吧。”
“沒有問題,就停在這,我這店門口本來就有些空敞,孟少你這車停在這裡不正是給人一種店裡生意好,客無虛席的印象嗎,我還要感謝孟少你呢。”
“噗!”
從寶馬車下來的秦宇,聽到老闆的這話,忍不住噴笑了出來,孟方也是一臉的莞爾,這姓徐的老闆也是一個妙人,孟方並沒有和他的交情並不是很深,不過對方這話還是說的他心裡很舒服,花花轎子嘛,誰不愛坐。
ps:孟瑤要和莫詠欣見面了,兩人之間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呢。。。(未完待續。。)
第兩百五十七章 兩女見面
停好了車子後,秦宇和孟瑤兄妹沒有過多的停留,就朝著琉璃廠方向走去,孟方拒絕了那老闆想要跟隨一起的意思。
現在人們說琉璃廠其實更多的是指琉璃廠文化街,琉璃廠始建於元朝,元朝政府在這裡興建了官窯,用來燒製琉璃瓦,而到了明朝期間,因為修建宮殿就擴大了琉璃廠的規模,琉璃廠成為了當時朝廷工部的五大工廠之一,最後到明嘉靖帝的時候,因為修建內外城,琉璃廠不便流在城區燒窯便搬走了,但“琉璃廠”這名字卻是保留了下來。
至於琉璃廠文化街則起源於清代,最早是因為各地進京趕考的書生們集中在這一代,因此在這裡出售書籍喝筆墨紙硯的店鋪比較多,形成了比較濃厚的文化氛圍,後來就慢慢成了書市。
因為這文化街都是一些文人雅士京城閒逛的地方,除了書畫,到後面和文化有關的一些古玩也在這裡慢慢興起,到了改革開放後,琉璃廠文化街成為了國內最具盛名的古玩交易市場。
而此刻,秦宇三人就是行走在這一條人聲鼎沸人群熙熙囔囔的街道上,琉璃廠文化街最不缺的就是人,不止是國人,還有很多外國遊客秦宇這一路也看到了不少,甚至秦宇還看到有些金髮碧眼的外國人一臉正經和商販討價還價。
如果說京城還有一塊地方沒有經過城管們的染指,就只有這琉璃廠的文化街了。琉璃廠的獨特氛圍讓他有著自己的管理工作人員,這裡除了那些古色古香的店鋪,還有不少商販就地鋪佈擺攤,曾經有一位文人這麼形容琉璃廠:
“新開廠甸值新春,玩好圖書百貨陳。裘馬翩翩貴公子,往來都是讀書人。”這足以說明琉璃廠在古時是文人雅士和權貴人士聚居的地方,窮人根本就沒沒不起店鋪裡的東西。
可進京趕考的窮書生也有很多,這店鋪裡的東西貴買不起,於是就滋生了另外一種形式的交易,那就是地攤。很多書販子在街道兩側就地擺攤買一些便宜的古書籍。這類書籍價格都不貴,那些窮苦的書生倒也買得起,於是這商鋪一直保留了下來,這地攤也保留了下來。
勢家歇馬評珍玩。冷客攤前向故書。
這句詩很好的說明了到文化街來的人的兩種不同的行為。有錢有勢的進的是那些有信譽的古玩鋪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