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啥樣,賈鴻漸這是再清楚不過了。幾年前為了給小蘿莉備課的時候,他賈鴻漸可是好好的鑽研過童話的事兒。順帶著,也到了上滬書城買了幾本外文書。不巧裡面就正好有一本叫《西方另類文明史》的書,而這書裡面還就有這方面的內容。

“比如像是小紅帽,在1697年查爾斯…佩羅特的版本里,同樣是講一個天真美麗的姑娘被狼騙了的故事,並沒有什麼獵人回來把大灰狼的肚子剖開,然後把小紅帽和外婆從大灰狼的肚子裡救出來,有的只是倒黴的小紅帽被吃了,而大灰狼逃之夭夭。佩羅特在故事的結尾闡明瞭自己的觀點:他還說:”

賈鴻漸的博學頓時就震驚了斯皮爾伯格和葉靜,他們還從來不知道這些事情呢!此時就只見著賈鴻漸侃侃而談繼續說道,“童話出現之初都是,是因為在中世紀的歐洲,孩子們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待遇,而是被當作小大人來看待。因為居住條件很差,孩子們從小就看到很多醉酒的醜態、遊手好閒的人、打鬥等,他們親眼看到自己的母親雙手沾滿鮮血。在廚房裡開膛破肚、剝皮取髒。用動物做一頓美餐。而在中國,情況也是如此,傳統社會中,兒童是被漠視的。甚至成年人認為。兒童太像小孩子就不是好孩子。甚至中國傳統文學裡面寫到成功的小孩子。都是少年老成的,也就是說小小年紀就是一個小chéng rén,只是身體小。但是腦子卻能夠跟chéng rén一樣擁有思維的深度和成熟度。基本上,西方的童話要溫情脈脈,也要等到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後了,也就是有了電力的時候。而這方面中國要更晚一些,因為當時中國這邊形式並不好,一直在戰亂中,而最後終於建國了,但是又跟蘇聯和美國鬧翻了,於是乎生存環境以及社會資源並不是那麼充足,並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和資源讓小孩子有機會享受什麼童年,基本上70年代和之前出生的中國小孩,小時候最多做的事兒就是幻想著自己成為解放軍戰士,然後去跟敵人做鬥爭,去上戰場……”

聽到賈鴻漸說到了這裡,斯皮爾伯格突然想起來了什麼,“我說怎麼以前給我的孩子讀格林童話選的時候,總覺得有些故事好像挺黑暗的,甚至我到現在還記得格林童話裡面有一首詩——我的媽媽殺了我,我的爸爸吃了我,我的妹妹小瑪蓮啊,撿起我所有的骨頭,包在綢手絹裡面,埋在杜松樹下。”

聽著斯皮爾伯格說出來的這個詩,別說是葉靜了,就算是賈鴻漸都覺得挺慎得慌的!不過從這個側面也證明了他賈鴻漸說的的確不錯——童話只有到了近代才變成了溫情脈脈的東西,在以前那從來就不是講了以後讓小孩子去代入後幻想,然後帶著美好的幻想進入夢想的玩意兒。

“好了,不說這個了。相對來說,我們中國這邊對sè情和政治方面的因素抓的更嚴一點。而血腥暴力這些呢,只要不要跟美國的B級片一樣故意做的各種噁心,那就沒什麼問題。基本上我們的全年齡也就是你們的15歲以上的標準。所以不用擔心這個……”賈鴻漸笑著安慰斯皮爾伯格道。

聽到了賈鴻漸這麼說,斯皮爾伯格也算是放了心。他作為好萊塢知名的老頭子,那跟別人是完全不一樣的。別人拍戰爭片,怎麼都要加進幾個女人去,所謂戲不夠感情湊。但是他斯皮爾伯格幾乎不會這麼做,因為他來講故事,光講戰爭本身的故事,那就已經能夠講的足夠吸引人了!不管怎麼說,他都算是好萊塢的老油條了,這講故事的能力,和新生代或者中生代的那幫子傢伙們一比簡直就是高超了太多了——畢竟人家幾十年前就拍了《大白鯊》這樣的片子大賺特賺了,而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