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想法是挺好的,但是問題就在於,碰到了太多人的nǎi酪!要知道這年頭有點規模的國有廠子,那基本上都是有派系鬥爭的,這種派系鬥爭那很容易演變成為本地人和外地人之間的鬥爭。比如說本地人就是一幫,還就排斥外地人,外地的好大學的畢業生來了,那就下基層成為技術員和工程師,而本地的大專生甚至是高中生的,一託關係進場,直接就變成了人事啊、財務啊或者是廠辦公室啊之類反正肯定就是坐辦公室的崗位。

然後呢,那些外地的好孩子們整天要下基層,結果待遇還一般。而那些本地學習不是很好的孩子呢,就能一邊混rì子,一邊拿著比外地好孩子工資更多的工資!這就是人浮於事的現象,管理垃圾,結果導致裙帶關係嚴重,而再到最後劣幣驅逐良幣,弄得有想法有能力的人不是跑了,就是也同流合汙一樣的混起來了。

秦建國想改變這種狀況是很困難的,在他讓大家寫了調研回來的感受之後,看著大家都寫了洋洋灑灑的文章,於是就要推行那種改革。可是這麼一推行之後,當時全場的領導們瞬間就說哎呀,我們是國有企業,我們的具體狀況跟華夏高科不一樣,不能生搬硬套的,否則那就是教條主義。我看我們完全可以成立一個體改辦,也就是廠內體制改革辦公室。然後做一做調查研究以及理論論證,這個調查我看可以做個幾個月,不然太快了,那也論證不全面。然後呢,我們在找個車間當試點,當試點成功之後,我們在以點帶面,然後才可以全面實行嘛。從這個方面來說的話,我覺得把全面在全場推行這個方針方案的,完全可以在一年之後再全面推行!

好麼,就這麼一段話,直接就把本來秦廠長想要立刻推行的想法給拖到了一年之後了,而且還說的井井有條的,還讓別人沒辦法進行反駁!而且讓人驚訝的是,整個廠領導班子裡面,居然還有不少人贊同這個意見的!要知道,雖然現在很多國企那都是廠長負責制,也就是廠長是一把手,但是問題是,廠長本人只是一個孤家寡人啊!他是沒資格把同僚給開除的!最多隻能堵住對方上升的道路而已。而這樣一來,對方要架空他或者是說就是不合作,就是划水,他也沒辦法!

後來這秦廠長本人強硬的要推行,結果沒幾天,馬上就有廠裡的女工跑到了秦廠長家裡,要死要活的要上吊在秦廠長家門口,人家說了這麼一弄他們基層的收入肯定要降低,她已經為國家為廠子奉獻了十幾年了,廠子不能這麼對不起她,要是廠子對不起她她就要去中海和南海喊冤,反正就是活不了了,她就死,而且要死的話不如死在秦廠長家門口!這一番話那可是把秦廠長給噁心到了,他知道這女工肯定是有人找來噁心他的,但是他又能怎麼樣,真的就讓這女工最後吊死在自己門口?哪怕就算沒刑事責任,他還嫌晦氣呢好不好!

於是乎,這事兒幾乎就不了了之了……

當說道了這裡之後,那秦廠長真是無奈了。“我就是一心為公的想讓我們輕騎廠編號,怎麼到了要改革,要觸動一些人利益的時候,那些人就死活不願意妥協呢?明明拖下去對他們也不好,可是他們就寧願維持一段時間高人一等的待遇,好像未來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轉危為安,然後他們又可以繼續安安心心的吃皇糧,端鐵飯碗……”

沒錯,秦廠長說的是實情,在這個年代,一些國企裡面,那真心有這種人整天混rì子不說,而且待遇還不能少,待遇一少馬上就鬧,什麼“我為黨國扛過槍流過血,我要見師座”這些話那都出來了,到了最後就是“我為國家奉獻了XX年了,你們不能這麼對不起我”,一個個那都是拿著為國家風險多少年當虎皮來談待遇的!

哪怕就是這些廠子後來改制了,到賈鴻漸畢業進入社會之後,那個時候社會上一些國企改制的企業裡面還有一個流行詞彙國企遺風。也就是說那些整天不幹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