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益,甚至到了2000年左右的時候。滾石的那總資產都是十幾億新臺幣的規模了!這可是比今天膨脹了不知道多少倍了!只不過,後世滾石沒有抵過網路的威力,逐漸的萎縮了下去……
此時。賈鴻漸接著說道,“甚至跟五大唱片公司競爭的情況下,我個人覺得完全沒必要怕對方。像是我前兩年,在大陸發行了一個專輯,是一個小女孩兒講故事的,足足買了幾百萬份!而單份售價非常便宜,大概只有通常售價的十二三分之一,可是哪怕是這樣,我當時也賺了非常多的錢……所以,沒錯。如果五大公司要跟我們競爭,我們完全可以開始價格戰……”
賈鴻漸這話並沒有講完全,但是段鍾沂聽出來了背後的含義——在呆灣和港港這樣狹小的市場裡面,哪怕就是廉價正版,那買頂天了也就有個上限在的,畢竟港港就600萬人。呆灣就2000萬人!所以這也是港臺唱片公司一定要開發東南亞的原因——那邊華裔多,帶來的整個市場就大!
可是再大那邊加起來也就是幾千萬人的規模,能大的過大陸?大陸那可是十二億人口的巨大地盤!哪怕就算只有十分之一的人口有閒錢可以買廉價正版,這也是比港臺外加東南亞還大得多的市場!有這麼一個大的市場,那如果來廉價競爭的話,還真說不定就可以透過跑量來打擊五大唱片公司!這就是一種差異化競爭!就像是面對著家樂福等等大型超市的威脅,可是很多小區門口的私營雜貨店也沒有倒閉——他們可以靠著練熟給附近居民提供很多大超市提供不了的服務,比如短期賒賬,比如看孩子,比如聊天談心,比如送貨上門!這些事情哪個是大超市能提供的?但是小雜貨店提供了這些,那還就是能在大超市的夾縫中穩妥的生存下來!
現在在呆灣,那最好的歌手一張專輯也就是破百萬就了不起了,最紅最紅最熱賣的,也不過三四百萬張。可是這樣要是在大陸,按照比例來說,怎麼也得個一千萬兩千萬張吧?這樣哪怕定價只有之前的十分之一,那賺的錢也是一樣的!而且還能慢慢培養起自己的“廉價正版”聽眾,這些人習慣了滾石的廉價正版之後,搞不好根本就不會去買五大唱片公司的高價唱片!這不就是最好的競爭麼?一邊擴大自己的銷量,一邊卡死競爭對手的路!
這段鍾沂還真的動心了!此時的他想到了大陸那廣闊的土地和龐大的人口基數,這樣的一個人口基數里面,那肯定有很多天才吧?如果能把呆灣這邊的成熟選秀經驗拿過去的話,那每年推出幾個新歌手肯定都沒問題吧?這樣就完全可以靠著自己的本土化來競爭過五大唱片公司!而且現在有了賈鴻漸他們夢工廠的資金,滾石以後的資金不會差於五大唱片公司,能給歌手的薪酬也可以比得上五大公司,這樣一來,搞不好歌手都不會跳槽到五大唱片去了!
段鍾沂是個老狐狸,幾十歲的他顯然不可能頭腦一熱馬上就答應下來。現在的他雖然動心,但是還想讓自己回去冷靜的想想,可是就在這個時候,只聽到賈鴻漸開始不斷的丟殺手鐧——“可能段老闆不太清楚,我個人呢是華夏高科的少當家,華夏高科的賈剛是我父親。我個人是新華社上滬站的記者,同時也是大陸央視的新聞評論部的顧問。我個人跟大陸的央視關係非常好,甚至還跟臺長關係不錯。我現在有一個電視節目的計劃,如果我們合作成功的話,我可以保證可以讓我們公司的歌星每個禮拜都在央視的週末黃金時間出現兩個小時……你應該知道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