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這個方案親手打了出來,然後交給中國分公司的老總葉英的時候,不只是葉英,基本上全柯達總公司的所有高管都傻眼了!他們覺得這個主意簡直就是瘋了,而且裴學德這個方案還根本就沒跟他們商量過,他居然就想直接這麼翻譯成中文然後提前上交給中國中央政府?中國中央政府看到了這份計劃肯跟裴學德會見那才是瘋了吧!

不過出乎這些人意料的是,作為現在的中央人民銀行行長兼未來的領導核心,祝總還真是就答應了見這個裴學德!這種事件發展的走向讓全柯達公司的人都傻眼了,但是祝總卻是有著自己的想法。

原來,在這個年代如果說柯達公司還只是焦頭爛額的話,哪麼中國的民族膠捲業基本可以算的上是走投無路了!跟之前的家電、飲料行業一樣的是,膠捲行業基本上都是在改革開放開始後的80年代初開始從外國成套引進裝置。在那個年代裡,各地政府爭相立項,相繼從柯達、富士和德國的愛克發引進了的彩色膠捲生產線。其中的下門福達跟柯達達成的引進專案投資15個億,山頭的公元公司與富士坦誠了引進專案費用更是高達40億元。短短的時間裡面,全中國建立了10家民族膠捲工廠,一下子就榮登世界上擁有膠捲企業最多國家的寶座!

不過在登上了寶座之後,國企本身的弊病和這種無計劃的引進專案的弊端也慢慢的暴露了出來,鉅額的重複投資,同時加上缺乏技術消化能力,面對市場又競爭乏術,同時加上機制僵化和管理混亂,到了1993年年底,國內膠捲企業全面虧損,行業總負債超過了100億元!這樣的一個局面,讓本身能順利的跟地方談成了分稅制和處理了三角債的制亂高手祝總都覺得有點束手無策了!

而在這個時候,裴學德的那個報告遞進了中央政府。裴學德的這個方案從表面上來看是非常誘人的,他自稱如果中國政府在改革國企的過程中跟柯達合作,哪麼柯達公司將帶來三樣東西——一個是技術,一個是世界巨頭級別的管理,最後一個則是至少10億美元的投資!同時裴學德還非常聰明的寫了一個排他性條款——我們請求不要允許任何國外的競爭對手進入中國,因為我們要重組現有的老企業,而他們卻可以開始從頭開始建立一個全新的工廠,這對老企業來說非常不公平!

說實話,這個提案真的讓祝總動心了!雖然祝總沒有第一時間就答應拍板這個事情,但是這個未來的領導核心還真的開始考慮是不是讓“企業兼併效益不好的國企”這個事情了。

就在這個時候,賈鴻漸他們的提案被上報到了中央。祝總看到了這個提案之後那真心是感覺打瞌睡了正好有人送枕頭!本來這祝總看到了柯達的提案之後,就不滿意其妄圖滅了全中國所有品牌的野心——最少哪怕出於面子也得給中國留一家吧?

所以這祝總表面上答應了跟柯達面對面的談一談,而卻另一手直接就給了寶利科技的面子火速的批了賈鴻漸和倪潤豐的提案!在這祝總的眼裡,賈鴻漸和倪潤豐的這個提案顯然是更適合現在的中國的。可以說他們聯合提出的這個方案那就是柯達公司提案的進化版本!在他們的這個提案裡面,既不會造成國有資產流失可能的把國企讓給外國人兼併,同時還不會造成一個行業完全被壟斷!同時賈鴻漸和倪潤豐提出來的這個方案還是非常好的投入了資金和管理,還只是讓國企入股而已!這樣一來組建起來的公司那國家不是也有發言權?再加上國家本身在長宏裡面擁有的股權,甚至都能說國家對這個合資公司擁有相當大的話語權的!這不是才最適合這個年代的中國麼?

想到了這裡,那祝總越來越佩服賈鴻漸這小子了。他還記得上次去視察華夏高科的時候,賈鴻漸那小子一副壞脾氣的樣子。當時就讓他覺得有壞脾氣的肯定都是高人——一般人沒兩把刷子敢在他祝總面前發脾氣甩臉?等到了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