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嫌隙來,那就不美了,更是會讓董策前功盡棄。
是以董策乾脆便說個明白,這話,並無虛假,只是本心。
哄女人的事兒董策可能會做,但是哄男人董策實在是做不來。
侯方域瞧著董策,臉上的嚴肅忽然消失,嘴角上揚,勾勒出一個大大的笑臉,忽然仰著臉哈哈笑道:“漢臣兄當真是見外,有什麼事兒,直言就是,何須如此彎彎繞?哈哈,若是在下日後碰上什麼難為的,可是絕對不會和漢臣兄客氣的。”
董策被他這突然的大變臉也是弄得一時沒反應過來的,一臉苦笑的瞧著他,忽然腦海中飄過一個人來:這廝若是把頭髮染紅了,還真像是那個神經大條的櫻木花道。
不過這件大事,終於是把第一步走出去了,現在看來,態勢還是很不錯。
董策輕輕的舒了口氣,正要說話,而在這時,北邊兒忽然傳來一陣沉重的蹄聲,聽那動靜兒,這絕對不是人類的。其間夾雜著的,還有呼哧呼哧的沉重喘氣聲。
董策臉色立刻便是嚴肅起來,侯方域也收了笑聲,好奇的往聲音傳來的方向張望去。
腳步聲越來越沉重,越來越近了,忽然,一叢荊棘被直接頂飛,然後在北邊兒的林子裡,一頭龐然大物竄了出來。
這龐然大物大約有三尺來長,長的很像是家裡養的豬,只是體型比家豬要小一些,看上去的非常健壯,而不像是家豬那般圓滾滾,肥呆呆的。腹小腳長,牙長出口外,四肢粗短,頭較長,耳小並直立,吻部突出似圓錐體,其頂端拱鼻。每腳有四趾,蹄子堅硬,尾巴細短。牙齒極為發達,長長的犬齒在嘴外露出很長的一截,並且向上翻轉。這等粗長雪亮的獠牙,看上去便是讓人感到膽寒,怕是給挑上一下,就要腸穿肚爛。
這玩意兒長的很是醜惡,耳披有剛硬而稀疏的針毛,背脊鬃毛長且硬,體色棕褐,脖子上的那一綹鬃毛,幾乎足有半尺多長。
“野豬?”董策有些驚詫的叫道。
他方才只是說笑,卻是沒打算真能碰到野豬的,這裡嚴格說來乃是林子的外圍,按理說這等大型野獸理當是沒有的。
董策一語成真,卻沒想到竟是真的驅趕了一頭野豬過來。
幾乎是與此同時,侯方域也是驚呼一聲:“這是何物?如此兇惡?”
董策斜著看了他一眼,心道你怎地連這玩意兒都不認識?像是侯方域這等貴公子哥兒,不認識野豬還真沒什麼稀奇的,他們甚至連家豬都沒見過。這些人多半隻吃過豬肉,還是未見過豬走路的。
“這是野生的萬里哼。”董策回身道:“這玩意兒很兇猛,連老虎都不怕,你快些來我身後,免得殃及池魚。”
中國歷史諸多朝代,可能唯一不變的一項國策就是避諱。像是唐高祖李淵的父親叫做李虎,是以自從唐朝建立之後,老虎就開始被叫做大蟲了。元朝倒是不大講究避諱,是以百姓們這口頭語兒沒怎麼被改。但是大明皇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奪取天下後,漢人政權重新建立,因此這中斷了近百年的避諱制度又重新死灰復燃。
皇帝姓朱,朱通‘豬’字,關於避諱首當其衝的就是一個“豬”。“豬”、“朱”諧音,因此養豬殺豬劁豬吃豬都要避諱,幸好漢字豐富,豬可以用“彘”、“豕”等字代替。有這些字兒,行文就可以了,但是老百姓用了幾千年的大白話可是難改。不過皇帝發話了,再難改也得改,要不然就得掉腦袋。好在老百姓有老百姓的智慧,不讓叫豬,明朝的老百姓則美其名曰“萬里哼”,殺豬就說殺萬里哼。
萬里哼,名字很是形象。
就這點來說,其實大明朝皇帝還算是比較開明的,像是那位聖母皇太后後來的大周皇帝武瞾,就是因為自己崇佛吃素,竟然下令全天下的百姓都不準吃素。雞鴨魚肉,豬狗牛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