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封之上寫有“無風兒親啟”字樣。無風當下拆開了那信,只見信上以蠅頭小楷密密寫滿了一頁。無風從頭讀來,乃是“無風吾兒,你若得見此信,當是莫大機緣”

此信乃無風之母陳氏新筆所書,書中於無風身世,北遷此村的來龍去脈,原原本本講得清楚。

原來,這無風正是當年岳飛手下大將陸文龍之子!

靖康元年,金兀朮兵逼臨安,潞安州守將陸登與妻力戰不屈,雙雙自盡,乳孃與陸文龍被擒,金兀朮認文龍為子。十六年後,陸文龍勇冠三軍,大破宋軍。元帥岳飛苦思無計,統制王佐斷臂,金營詐降。王佐說通乳孃,利用說書講古,讓文龍明白身世,反金歸宋。其後文龍跟隨岳飛,東征西伐,屢建奇功,被封掃北將軍。後岳飛下獄,手下大將多為秦檜迫害,文龍憤而辭官避禍,不多日在臨安市上聞得元帥被害大理獄,回去後鬱郁不歡,不久竟患疾而亡。臨終,將出生不久的兒子託與妻子陳氏與乳孃。囑咐務要將孩子養大成人,陸文龍知秦檜手段陰辣,決不會放過岳飛舊部,其爪牙遍佈大宋各地。中原各處也已非久留之地,即囑託當日帶他歸宋的乳孃。回到大金國屬地,隱姓埋名,留得陸氏一點血脈。

文龍既死,陳氏與乳孃不敢多留,在一個風雨之夜,捲了細軟及文龍留下的數件遺物。攜文龍連夜渡過黃河。一直投北而來,幸好乳孃在北地多年,識得金人語言文字。倒也無甚麻煩,這樣一路北行,直到上京郊畿的末喝村,兩人見此地民風淳樸,位置又極隱蔽,秦檜再厲害也決不會想到此地,當即住了下來。

數年後,乳孃因年事已高,不久去世。再過得數年,陳氏患病,自知不起,遂將一切來由寫在信中,但他知無風年幼,並未信交給他,而是與其他幾件物事一起掛在屋子樑上。這陳氏一來希望無風長大之後能發現此信,得悉自已身世。但又知外面世風險惡,如無風不能發現此信,也未必不是他福氣。當時抱的是聽天由命的念頭,想不到,今日機緣湊巧,曝了此包袱。

石人清取過那書冊,見封皮之上書的是《陸氏雙槍述要》幾個楷字。知是陸文龍槍法要訣,當下將書交與無風收了,再將那兩個槍頭拿在手中細看,卻不是當年文龍的金槍又是什麼。將槍頭翻過身來。上面刻的正是:“大宋掃北將軍陸”數個小字。當下再無懷疑,道:“無風,當初我見你之時就覺面善,只是想不起在何處見過,想不到竟是故人之後,你父與我同在嶽元帥手下為將,又是同殿稱臣,情同手足。只是後來分兵抗敵,見面極少。後來,聽說他辭了官,從此再也沒有謀面。唉,想不到啊想不到。”

石人清當下道:“無風,你既已知道身世,自然當認祖歸宗,從此後,你就復了姓,叫陸無風吧。”

無風道:“一切但由師父作主。”

此後,石人清慢慢將陸登陸文龍父子如何英雄抗金、大宋君臣如何無恥,害死嶽元帥,與大金訂立賣國和議諸般事蹟一一說與陸無風聽。同時加緊習武,並將陸文龍傳下的雙槍之法一併學得精熟。

轉眼已是春暖花開時節,谷口冰雪漸漸溶去。一個月明之夜,石人清攜了無風,悄然出谷,一路返回中原。

石人清將數年經歷於河北群豪之前細細說了。眾人有人驚奇,也有人慨嘆。聚義廳上一遍噓噓之聲。

石人清又道:“此番北上,已將嶽元帥行軍之圖並兵書諸物取回,但並未見到元帥佩刀,這次正是要與各位共同參詳,諸位稍等。”眾人心道:“不錯,當日元帥繪製此圖,我等各人皆參與其中,只是每處山寨只知與自已山寨所在地盤部分,卻不知全圖是何模樣。”

說罷,石人清當下返身入了內堂。再出來時,眾人見他臂下挾了兩個盒子,後面跟出一個少年。石人清將盒子放在雲飛揚面前案上。

眾人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