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1/4頁)
章節報錯
大楊氏在筱瑜家的院門前樹了塊牌子,託筱奶奶幫著收購板藍根、蓼藍和艾草等天然植物。作為白族人日常必不可少的作物,除了少部分用作藥材外,這些植物是從不取根的,待到山花爛漫時便是收割他們的莖葉的好時節,一年下來可以收割2-3茬,曬乾了紮成一卷一卷的存放著,等需要染布時便炮製成染料,像板藍根的最佳收割時間是三月,蓼藍和艾草則剛剛發新芽,四月份收割是上佳時間段,也有水草肥美的地方現在這個時候已經長得相當茂盛了。
不大的村子一時間因訂單的喜悅而熱鬧起來,筱瑜和楊新麗、楊新年揹著小揹簍出到門樓前便遇到了上山採割的大部隊,三分錢一斤的草藥算是孩子們能賺到的為數不多的外塊,連楊威都興奮的揹著小揹簍跟來了,當然還有被小楊氏送來的不情不願的楊新安。等到大部隊回村時,每個人背上背得高高的一垛草藥,身後還用樹枝綁成筏子拖著一大捆,而此時趕著牛車的泥瓦匠也到了,正忙得不亦樂乎的挨家送染缸,楊新麗家被阿奶捅破的舊缸也被換走了。接著,送棉布的牛車也到了,在張家兄弟驗過貨後,一一拉到各家裁剪成相應尺寸,新訂單的加工正式開始。
30、楊大姑威武
勤快的孩子一回到家便把自己採割的草藥分類曬在了院子裡,趁著天色尚早再趕著出一趟,懶惰的已經把東西撂在院牆根便在屋子裡歇著了,楊新麗姐妹就屬於前者,而楊二家獨苗苗楊新安就是後者。筱瑜因接了200件繡活,也開始忙碌起自己的事業。要說到這小荷包,趕上三月街的大集也只能賣上一塊錢一個,那還是賣給慕名而來的外族人,像筱瑜這種用蘇繡針法精良做工的也只能能賣上個三塊錢,五塊一個的價位張家兄弟的確是給的有些高了,但筱瑜買荷包不過是個託,主要目的是讓張家把她的那副雙面發繡推廣出去。刺繡是一種很能平和內心的活計,在巫神廬中,大巫神就很贊同筱奶奶教她發繡打發時間,連發線都是大巫神透過自己特有的關係弄來的,除了黑白色,還有紅、黃、藍色,紅色是用楊梅汁染成的,黃色是黃梔子染成的,藍色自然是蠟染的靛藍色,與繡線相比髮絲極具韌性,不同人的髮絲韌性也不相同,粗細也不等,織繡起來難度很大,更別提用來繡雙面繡,一些技藝超群的繡師終極一生也不過達到其中一項的巔峰狀態,筱瑜也是經過無數次失敗慢慢總結經驗練就出來的。
歷經兩世坎坷,筱瑜覺得自己不能碌碌無為的過一生,辜負上天給自己的重生安排,雖不想像鄭佩佩曾經看過的那些重生小說中的女主那樣做個魅力四射的全才,攬盡天下可用之才為己用,賺盡天下能賺之財揚國威,筱瑜從來不認為自己是女主命,只消當個女配躲在角落裡悶聲發大財即可,她給自己定的人生目標就是做一個刺繡藝術大師,將刺繡這一民間技藝發揚光大並走出國門,張家兄弟便是她的第一步棋。200個荷包看似很多,對於筱瑜來說卻是不難,她提供給張家兄弟款式都是常見的款式,這一年多下來除個別的稍少些,其他每款都繡了不下20個,交差已是很輕鬆的事了,只是不想讓張家兄弟看到自己完成的那麼快,只好在房間裡摸索著看能不能再整些別的東西出來。
筱瑜知道一旦張家兄弟開啟了銷路,慕名的其他商家便會接踵而來,整個理市扎染小作坊遍地都是,售價也自然沒有現在可觀了,只有不斷的更新花色和增加染料品種才能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當傍晚時分看到回孃家的楊家大阿姑,筱瑜更堅定了自己的這一想法。楊家大阿姑叫楊紹春,婆家就在隔壁的安灣村,收到自己弟弟接了單大活的訊息便趕過來幫忙,要說楊家嘴皮子最利索的就數這位大姑,也是最看不上蘇氏的小家子氣的,一進門從小侄子口中知道蘇氏昨晚的行徑,氣得牙齒打顫,扯著嗓子衝隔壁大罵:“有你這麼不要臉的嗎?還一把屎一把尿的把他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