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是酒店業的,過節的時候肯定少不了要裝鈽些禮品什麼的,這些生意讓林詩怡去說一下,就由我們進貨,我們賺點手續費。反正他們平時也是要進貨的,現在無非是的換個進貨渠道把生意挑給我們做而已。林總在生意場上肯定也認識不少人,讓他說上幾句,別的老闆也會照顧我們生意的,那就又是一大批客戶了。還是張寧也是跑不了的,九星公司開得那麼大,下面又有那麼多的子公司,每年花在禮品上的錢應該也不會是小數。如果能再發動我們班上同學們的關係,那樣的話,呵呵,我都看見鈔票在我眼前飛了。

至於貨源也不成問題,徐可的老爸就開有一家工藝品公司,章敏以前在外貿公司做過主管,也認識不少生產廠商,只要我們下訂單就不怕沒貨源,何況現在是買方市場,生意不好做,有生意上門,他們搶著做還來不及呢。而且有章敏她們出面,都用不著先付什麼訂金預付款,簡直就是在做不用本錢卻又穩賺的買賣嘛。

至於人手,當然是發動廣大同學們了,我這次做生意,本意就是想讓同學們有一個打工的機會嘛,賺錢還是次要的。等貨來了,讓同學們在課餘時間幫忙送貨,也可以讓同學們到各家公司酒店推銷,如果可能的話,裝鈽佈置的活我們也可以包下來。我們現在還只是學生,學業無疑是我們當前最主要的任務,所以我們只能在課餘空閒時間打工,絕不能影響正常的學習,不然的話,除了學校會找我們麻煩,家長們也絕不會同意的。我的本意是想助學,所以要讓一些家境困難的同學來打工掙工資,而不是直接給錢讓他們覺得是被人施捨,那種感覺我是親身嚐到過的,將心比心,己之不欲,勿施於人。

我的這個計劃應該還是有些可行性的,說起來也算是一種創業吧,符合當前的時尚潮流。其實這東西在國外是很普遍的,人家十幾歲的CEO也並不少見,但在我們國家裡,二十幾歲的人也還是要靠父母出錢上學,這也是國情區別,並不是想改變就可以一下子改變的。

第118章 計劃籌備

我的這個創業計劃現在還只是初步設想,想要變成現實還有不少事情要做。

首先要做的就是以什麼樣的形式進行這個創業計劃。我現在還不想開什麼公司,這也太招搖了,地中海第一個就會找我麻煩,身為中學生開公司,雖然在法律上並沒有禁止條款,但在現實中畢竟先例不多。另外,開公司需要註冊資本,又要有辦公場所和工作人員,又要有什麼公司章程,手續實在太繁,還不知道工商局會不會批呢。辦成個人獨資企業也差不多,只不過不象開有限公司那麼難,註冊資本也不作要求。其實,這些並不是我最後否決的因素,只要是開公司給我的印象就是要賺錢的,而我的本意是要助學,不想給人一種謀利的印象。

所以,最後我決定辦一傢俱有公益性質的基金,就象在國外不少知名的慈善基金一樣,投資經營所得都用於公益事業,而不是用於謀私利。在這一點上我還是比較讚賞國外一些富豪們的做法的,不象我們國內的一些暴發戶,口袋裡才有了一點錢就不知該怎麼用了,有的在賭場里豪賭,有的包二奶,有的揮金如土地擺闊。當然,只要這是他們合法的收入,別人也沒什麼太多話好說,但有些人顯然是靠鑽了法律的空子發的家,這些人我就有些看不慣。我最反感的就是把國家的錢放進自己口袋,這些年搞改革,不少國有企業都紛紛制,變成了私營企業。我都有些納悶,這些人哪來這麼多的錢,才當了幾年的廠長經理,幾百上千萬的企業就都能買得下來?在柳若蘭家裡看過一些內參,說到這其中的黑幕真是觸目驚心,假如一家淨資產1000萬的企業,在評估時只評300萬,這樣一來,你只要花上300萬就可以買下一家1000萬的廠子,就算你事後送出200萬,那還有500萬的暴利啊。

至於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