麼妥當不妥當的。&rdo;卓昭節搖著頭,道,&ldo;你以為祖母今兒個拒絕見我是為了什麼?這雍城侯府,說是侯府,正經的主人卻只得三個。雖然對於當家來說,省了開銷,又免除妯娌之間的麻煩,然而……也意味著一旦遇著了事情,幫扶的人、承擔的人也少!&rdo;

她揉了揉額角,正色道,&ldo;在這樣的景遇裡,若是當家的人還不敢站出來冒著點兒險,就比如現在這樣,我若是上有婆婆中有妯娌下有嫡親的小姑,也許還能攛掇著她們出頭自己躲後邊。但現下後院就我一個,有事情我不出來,淨想著躲後頭……姑姑你說,祖母她怎麼能放心把九郎交給我?&rdo;

冒姑沉吟道:&ldo;但娘子要怎麼個說法呢?而且這件事情也不是沒有漏洞,若說那兩位嬤嬤是被歐氏所害,那為什麼害嬤嬤卻不害十娘?而且歐氏既然害了兩位嬤嬤……也許長公主殿下會順著娘子的話兒,讓那兩位嬤嬤盡忠,但十娘又是怎麼跑出祈國公府的?而且十娘既然跑出了祈國公府,又為什麼沒去找長公主殿下而是尋了娘子?&rdo;

頓了頓,她又繼續道,&ldo;最重要的是,歐氏即使怨懟長公主殿下,又憎恨十娘,可為什麼要對兩個嬤嬤下手?到底嬤嬤也不過是下人罷了。何況這麼做,顯然會激怒長公主殿下!&rdo;

卓昭節沉思了片刻,道:&ldo;十娘沒被害可以說是警醒,也可以說本來是衝著十娘去的,卻叫祖母給的兩位嬤嬤代十娘擋了災。至於十娘跑出祈國公府麼,就說祈國公府的下人還是有些畏懼祖母發話、讓十娘代管幾日國公府中事宜的,故次僥倖逃出……而沒去尋祖母,就說十娘當時慌不擇路,恰好跑到了咱們這邊來……反正十娘奉了祖母之命主持國公府,害十娘,一樣是忤逆祖母!&rdo;

她吐了口氣,鄭重的道,&ldo;關鍵是皇后娘娘會不會相信……但為了真定郡王,我想皇后娘娘會選擇相信的。&rdo;

阿杏在旁靜靜的聽著,忽然道:&ldo;世子婦,為何不提十娘生母之死?那可是一條人命……&rdo;

冒姑和卓昭節同時白了她一眼,冒姑道:&ldo;愚蠢!你忘記了麼?皇后娘娘最煩妾侍,區區一個小妾,死了活著,也值得皇后娘娘關心?&rdo;

第四十三章 眼界

忤逆這樣的罪名,可不比兩年前敏平侯與時家所領的教女不嚴的罪名那麼簡單。

自古以來百善孝為先,歷代天子莫不自詡孝順,在孝道上為天下之表率。

若祈國公府坐實了這個罪名,本朝怎麼處置不好說,但即使將來太子登基,想重用祈國公也不可能了。

這是釜底抽薪之計。真定郡王羽翼已成,再把這兩年已經受到接二連三打擊的延昌郡王一派的膀臂徹底廢除,即使太子將來有意扶持唐緣,也沒那麼容易。

畢竟儲君乃是國之重本,不可輕言廢立。延昌郡王勢單力薄,可不是一道聖旨就能叫他坐穩了東宮之位的。

照著卓昭節的盤算,這一計即使不能一舉定乾坤,總也能給真定郡王一派爭取更多的辰光,也更加震懾因聖人越發倚重太子、從而起了投機之心,倒向延昌郡王的那些人。

但這一次淳于皇后聽完她的話,卻對她話語裡的暗示置若罔聞,淡淡的道:&ldo;本宮曉得了,這件事情暫且記下,回頭再說罷……左右不過兩個嬤嬤,本宮想,二姐那兒也不是沒有旁的得力的人,讓她們好生休養著也就是了。&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