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頁(第1/3頁)
章節報錯
遊氏聽得一陣陣心驚,道:&ldo;原本以為雍城侯既然只得九郎一子,大房那邊關係再不好,總也是單門獨戶的,又不天天見面,也沒有公帳。怎麼說,你過去之後就當家,上頭也沒有婆婆日日盯著,這日子料想不至於艱難。不曾想就趕上了這朝鬥!&rdo;
卓昭節倒不怎麼在意:&ldo;朝鬥就朝鬥罷,就算沒有現在這一場,一旦太子登基,延昌郡王這派總歸是會起心思的。&rdo;
遊氏嘆了口氣,道:&ldo;只望皇后娘娘如今就擔心上了這一點,有萬全之策才好!&rdo;
話是這麼說,但到時候太子做主,前人遺詔,他不承認,又能怎麼樣?
卓昭節道:&ldo;日子還沒到那裡呢!如今聖人只是精力衰減,再說,咱們憂心到的,聖人與皇后娘娘哪裡會考慮不到?&rdo;聲音一低,&ldo;我卻更懷疑,聖人的精力,未必這麼兩年就衰減到了需要太子代為監國的地步……&rdo;
遊氏頓時警覺起來:&ldo;難道是……引蛇出洞?!&rdo;
第三十九章 新人
卓昭節點一點頭,慎重的道:&ldo;聖人與皇后娘娘都是極精明的,本來當初擇真定郡王,雖然有皇后娘娘的偏愛在裡頭,但更多的卻是為了不至於手足相殘。這兩年來,聖人與皇后娘娘儼然已經坐實了真定郡王皇太孫的地位,若是將來真定郡王不能繼位……&rdo;
遊氏會意,道:&ldo;若是這樣,真定郡王與太子妃都難保得性命,連慕家、雍城侯,前途也是莫測……聖人與皇后……尤其是皇后娘娘,是決計不想看到綠姬得勢的。&rdo;
&ldo;但聖人與皇后娘娘如今年事確實已高。&rdo;卓昭節低聲道,&ldo;若聖人當真……屆時太子登基,可就說不準了。所以,我想聖人與皇后娘娘既然這兩年一直公然抬舉著真定郡王,以這兩位的睿智,豈能不為真定郡王剷除後患?&rdo;
&ldo;兩年前咱們家就被波及到了,這一回但望不要再被卷進去才好……&rdo;遊氏聞言,對女兒和女婿的擔心少了些,卻為自己和兒子們擔憂了起來,苦澀的一嘆,道,&ldo;這兩年你們祖父獨自一人在翠微山別院,怕的大約就是這個……可現下也不知道能不能躲過去?&rdo;
卓昭節安慰道:&ldo;祖父都避到翠微山去了,這兩年連侯府都沒回,我想皇后娘娘大抵是不會追究咱們家了!&rdo;
&ldo;不一定的。&rdo;遊氏搖頭,道,&ldo;你們祖父曾任太子詹事,又教導過延昌郡王,延昌郡王對你們祖父一直執著弟子禮‐‐這些也還罷了,最緊要的是你們祖父處政有方,打理戶部這些年來,竟是滴水不漏!兩年前,你道聖人與皇后娘娘為什麼要拿你小姑姑說事?無非就是戶部那邊連聖人都挑剔不出什麼,你說聖人與皇后娘娘能放心麼?&rdo;
卓昭節聞言也是微微變色,敏平侯是有真才實學的,這也就意味著一旦他起復,立刻就能為延昌郡王幫上手。
這樣的人,對於一心扶持真定郡王的帝後來說當然是能除則除了。
母女相對沉默了片刻,卓昭節振奮精神安慰遊氏:&ldo;怎麼說祖母在聖人跟前也是極有體面的,祖母又最疼愛九郎不過,回頭請九郎從中轉圜。延昌郡王這邊,到底不可能靠著祖父獨自支撐的,畢竟祖父年歲也是長了,總歸操勞不了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