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獻計求生

阿杏借寧搖碧大大坑了卓芳甸和唐千夏一把的事情卓昭節絲毫不知情,晚宴上寧搖碧忙著佈置設局坑人,自然無暇過來尋她,倒讓不知就裡的卓昭節有些失望。

晚宴散後,卓昭節回了住處,初秋和立秋奉上解酒湯,卓昭節道:&ldo;我倒沒醉,就不必喝這個了。&rdo;

阿杏勸說道:&ldo;娘子席上還是喝了幾盞的,若不喝這湯,恐怕晚上頭疼。&rdo;

卓昭節聞言就隨便喝了幾口,吩咐道:&ldo;好了,我也沒醉,就拿下去吧。&rdo;初秋和立秋忙將碗盤收拾到外間去,卓昭節又打發了阿梨,仔細問阿杏,&ldo;那宮人告訴你的話,你再仔細說一遍與我聽。&rdo;

阿杏也正琢磨著保命之策,當下就將宮人的暗示複述了一遍,卓昭節雖然在席上就猜測到寧搖碧是得了自己允諾後立刻回長安去求紀陽長公主提親,但如今再聽一遍還是心中喜悅,欣然道:&ldo;你記性很好。&rdo;就解了腰上玉佩賞她。

侯府本就富貴,遊氏又是偶爾掌家的夫人,與大夫人周氏向來交好,是以四房私蓄頗多,卓昭節是四房寄養在外多年的嫡幼女,無論遊氏還是卓芳禮都自覺對這個女兒虧欠,是以打從她回侯府,什麼都竭盡所能供給最好的,尤其這次赴公主之宴,遊氏體諒女兒打小在江南長大,秣陵城裡翰林遊家已經是拔尖的門第,放到長安卻是頃刻之間湮滅眾人的,惟恐卓昭節被人小覷了去,所以赴宴所帶的衣物佩飾每一件都是遊氏親自精心挑選過目。

此刻卓昭節賞下來的這塊玉佩約莫有她巴掌大小,通體藕紫,雕琢成一雙鶴銜芝的形狀,因為匠人的巧手,被雙鶴銜住的芝糙色澤特別深邃一些,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玉佩上還連著一對五彩絲攢花宮絛,長穗如虹,中間攢著一小串珊瑚珠子,打磨光滑,大小均勻,色澤如火,這些不算,但是玉佩價值至少也在百金以上,如果往日裡得這麼一筆賞,阿杏早就開心壞了,如今卻沒心思慶幸‐‐

她接過玉佩,恭敬的謝了,收起後,卻輕聲道:&ldo;娘子,婢子有句話,未知該不該說?&rdo;

卓昭節現在心情正好,正是差不多的話都能聽進去的時候,就含笑道:&ldo;你說吧。&rdo;

阿杏壓抑住驟然激烈的心跳,垂著眼簾,一字字道:&ldo;娘子想過回府後如何是好嗎?&rdo;

&ldo;……&rdo;卓昭節面上笑容頓時一滯,她沉下臉來,看著阿杏,冷冷的道,&ldo;是誰叫你來說這句話的?八哥?還是古家娘子?&rdo;

阿杏掩飾住緊張‐‐她知道機會就這麼一次,若不能夠成功,便是卓昭節不罰她,回了侯府,遊氏也要問她當差不力之罪!

&ldo;都不是。&rdo;阿杏沉聲道,&ldo;婢子是娘子的使女,自然,什麼都是要為娘子思慮的,又怎麼會為了旁人來勸說娘子?&rdo;

見卓昭節沒有立刻叫自己滾出去,阿杏不敢怠慢,忙繼續道,&ldo;其實,婢子是想幫娘子!&rdo;

卓昭節皺眉道:&ldo;幫我?&rdo;

&ldo;婢子受夫人教誨,略識得幾個字,也知道主憂臣辱、主辱臣死的道理。&rdo;阿杏點了點頭,肅然道,&ldo;娘子如今分明為了雍城侯世子一事有所憂慮,婢子豈能不盡力?&rdo;

卓昭節嗤笑著道:&ldo;哦,這事情我與寧九都沒法子,你卻打算怎麼樣幫我們呢?&rdo;

到底阿杏是新人,又是遊氏派來的,卓昭節知道遊氏雖然沒提過寧搖碧,但估計提